閱讀歷史 |

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是別離話桑麻 (第2/2頁)

加入書籤

他現在越學越聰明,都知道怎麼造玻璃和炸藥了。

“殿下,這裡有鹽鹼地,可以熬土鹼的,沒有方便挖的鹼礦。”里長給出答案。

“那不就完事了?能夠來回轉化,想提純就提純,想要燒鹼就有燒鹼,想要純鹼就有純鹼,這個我就能做。”

朱樉來精神了,簡單,他會,一點都不難。

朱標一樣點頭,對,我也懂,化學很神奇的。

“做嗎?咱們最多再呆半個月,把事情處理完去北平。如果一起努力,可以弄出來二百畝大棚。”

“行,讓大家加快速度,如此可以給陽曲縣那裡冬天提供新鮮蔬菜,我留人手負責,二弟不能再扔人了。”

朱標選擇做下來,他知道一個大棚對於當地的影響有多大,百姓冬天能吃到蔬菜,補充葉綠素與維生素。

他既然來一次,下回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能為百姓提供些東西就提供吧!

他下令,原來這裡有的陶瓷窯,幫著燒下耐火磚,再用耐火磚建玻璃窯。

本地的百姓跟著忙來忙去的,知道減產一成,卻不難過,因為大豆的生長週期短,即便沒有完全成熟,煮著也能吃。

隊伍之所以再次再停留半個月,是為了讓小雞孵化出來,並且讓老母雞帶領,否則種完地就走。

那些拿自百姓的雞蛋,最後會選擇出苗的還給百姓,按照比例算。

比如百分之七十,百姓給十個蛋,就還給百姓七隻小雞。

藉著這個時間,還能捕魚,修修路、建幾座石頭橋或木頭橋,清理下溝渠。

讓百姓自己去修那條路和搭一座橋是很難的,百姓不懂技術,得請人,或者官府幫忙找來人。

這之前是元朝的地方,現在官府組織不怎麼好,精力全放在了軍隊上,一個個衛才是重點。

工匠們出手,小船負責在小河裡幫忙,寬幾丈的小河才是百姓最需要有橋的。

再寬的話,就用船了,平時大家走的路不遠,就是過河難,有時候得繞很遠才能到對岸。

五丈寬的河,不漲水的時候往裡放大石頭,踩石頭走,漲水就沒辦法了。

有了一座橋,什麼時候都能過,還不用擔心不小心掉進去。

百姓就這樣看著一座座橋修成,一個個大棚建好,田地種上大豆與高粱,再學習下如何處理收割時間差。

當一隻只小雞喳喳叫著跟在老母雞身後學習本領的時候,隊伍整隊完畢。

一個個地方的百姓群落中的人跑出來,跪在路邊哇哇大哭。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