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三十八章 經濟金融關聯鎖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四個兄弟曉得下丘村究竟有多深厚的底蘊,父皇賞賜的那麼大一片地,旁的百姓想種地人手不夠。

下丘村對那些地始終是種藥材、培育種子、種牧草改良牲畜、家禽品種。

其他的工業技術全給了大明,村子自己沒留什麼錢財,現金流充裕的情況下,都是進行了長回報期的投資。

像村子自己出錢修黃池河到丹陽湖的臨岸路,幫助石臼湖那裡擴充套件種植與水土保持的經濟林和耕種土地。

按照下丘村的模式,一個投資下去,三十年才能徹底回本,沒有一個商人會學著做。

這個回本不是投入多少回多少的本,包括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與正常的借貸利潤,算複利。

比如三十年,每年貨幣貶值百分之一,同時那錢借貸的利息是月息五厘,不是三分。

最開始規定是月息不得超過三分,後來下丘村高人送題本,錢壓得可是很低了。

就是朝廷管金銀鋪子‘自願借’錢的利息,一個月給五厘,一年百分之六。

下丘村就這麼計算三十年的投入與彙報週期,即,在貨幣貶值方面三十年每年百分之一,是百分之七十四,需要額外加百分之二十六。

三十年一萬貫,變成一萬兩千六百貫,有浮動,突然貶值厲害了,跟著也要把損失補上。

按月計息一年內是沒有複利的,年和年之間有複利,即五點七四三五倍。

然後這個倍數要乘以貨幣貶值的倍數,得資料七點六一二三。

就是今年投資一萬貫,三十年後應該有七萬六千一百二十三貫。

錢呢是扣除了所有成本後的,這個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維護成本、折舊成本、稅賦成本、流動資金佔有成本、非經常性損益成本……

如此仔細一看,利潤一點都不少,把所有可能減值的情況全包含在內,計提之後,三十年獲得七點六一二三倍的利潤,這個才是下丘村的回報比。

正常來說不是這麼計算的,真如此的話,大家都玩這個了,誰還搞金融啊

下丘村偏偏照著算,還讓人覺得吃虧了,憑藉下丘村的本事,賺七倍多需要三十年

大家各想各的,朱聞天的想法則簡單,三十年七倍多正常,下丘村沒佔絲毫便宜。

因為未來幾年,是技術和經濟爆發的時期,下丘村選擇了不去促進通貨膨脹的路線,為國為民。

只是針對這一筆投入的,不代表所有下丘村的投資。

跟國債一樣,看是固定利息還是浮動利息,看通貨膨脹程度與利息支付方式。

固定利息年百分之六,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那麼三十年後,絕對不是整體的百分之六。

半年支付的利息可以再投資,利滾利的模式。

或者是買的時候固定利息百分之六,而這個國債可以抵押貸款,固定利率貸款,利率百分之八。

抵押出來的錢剛到手,馬上遇到了通漲行情,為了應對通漲,採取提高準備金率的方式。

銀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息來穩定準備金,同時調整浮動放貸的利息。

達到百分之十的時候,把抵押貸款的錢存進去,這樣在保證固定國債利息百分之六的情況下,多賺了兩個百分點。

主要在於是固定的還是浮動的,貨幣的貶值程度和是否購買了抗通漲的關係。

計算起來挺麻煩的,但只要有規則,就是可以算。

朱聞天計算的就是規避風險的三十年七倍多收益,這個是給大明朝廷看的。

這筆投資不是下丘村全部錢財的投資,而是各個店鋪及背後廠子各拿出來一部分的投資。

接下來朱聞天準備讓下丘村的所有獨立店鋪互相之間進行交叉持股,兩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