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4章 《武陵郡蠻族反漢》 (第2/3頁)

加入書籤

的氛圍與往常截然不同,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和不安。大臣們彼此交換著眼神,卻都選擇了沉默,彷彿都預感到了即將發生的不尋常之事。

正當眾人默默等待著早朝的開始時,一名宦官急匆匆地闖入大殿,手中緊握著一卷黃色的急報。他跪倒在皇帝劉宏的御座前,聲音顫抖地喊道:“陛下,荊州武陵郡傳來急報,蠻族突然造反,局勢危急!”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頓時譁然。劉宏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猛地一拍龍案,怒不可遏地站了起來。那雙威嚴的眼眸中閃爍著熊熊怒火,彷彿要將整個大殿都燃燒殆盡。“朕之天下,四海昇平,豈容蠻夷之輩如此囂張?!誰人能替朕平定此亂,還我大漢安寧?!”

然而,面對劉宏的雷霆之怒,原本應該挺身而出的群臣卻紛紛低下了頭。他們或是因為實力不足而畏縮不前;或是因為與蠻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不敢輕舉妄動;更有甚者,只是單純地想要明哲保身,避免捲入這場無妄之災。

大殿之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死寂之中,只有劉宏那憤怒的喘息聲和偶爾傳來的瓷器碎裂聲在迴盪。他瞪大了雙眼,目光如炬地掃視著群臣,期待著哪怕只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承擔這份重任。但是,回應他的只有無盡的沉默和逃避的眼神。

就在這時,一個沉穩而堅定的聲音打破了這份沉寂。“陛下息怒,臣雖不才,但願為陛下分憂解難。”說話之人正是袁家的代表,他身穿一襲素雅的儒衫,面容清癯而剛毅。他深知此刻站出來意味著什麼,但他更清楚的是作為臣子的責任和擔當。

然而,當他提出袁家因上半年平定南陽之亂而損失慘重、無力再戰的困境時,劉宏的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了。他明白袁家的苦衷,但也深知此刻絕不能退縮。於是,他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沉默的群臣,希望有人能夠挺身而出、共赴國難。

然而,回應他的依然是沉默和逃避。這一刻,劉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他意識到,在這個看似繁華昌盛的帝國背後,隱藏著太多的自私和懦弱。但他也明白,作為一國之君,他必須肩負起這份重任、帶領人民走出困境。

朝堂之上,氣氛沉重如鉛,大臣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卻如同石沉大海,未能激起絲毫漣漪。他們圍繞荊州蠻族叛亂的問題爭論不休,各自堅持己見,誰也無法說服對方,局面就這樣僵持不下。

就在這時,一個尖細而有力的聲音穿透了喧囂,那是張讓,劉宏皇帝身邊的紅人,他站了出來,面帶謙恭,眼神中卻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他微微躬身,對劉宏皇帝說:“陛下,微臣斗膽,有一計策,或可解陛下之憂。”

劉宏皇帝聞言,眉頭微展,目光從爭論不休的大臣們身上移開,轉而看向張讓,淡淡道:“哦?愛卿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張讓心中暗喜,表面上卻更加恭敬:“陛下,荊州蠻族叛亂,實乃國家之患。然我朝軍隊,雖有忠勇之士,奈何戰鬥力尚顯不足,難以迅速平叛。臣近日偶聞,李明刺史麾下,有一支精銳之師,訓練有素,戰力非凡。若能將此軍徵召入京,再令其前往荊州平叛,定能事半功倍,早日安定邊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有大臣皺眉質疑:“張公公此言差矣,李明刺史之軍,乃地方之守備,輕易調動,恐生變故。”

張讓微微一笑,從容應對:“大人多慮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李明刺史身為朝廷重臣,自當以國家大局為重。再者,陛下聖明,自會妥善安排,確保萬無一失。”

這時,劉宏皇帝也開了口,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張讓所言極是。朕意已決,即刻下旨,命李明刺史率其精銳之師,前往荊州平叛。同時,著令戶部、兵部等衙門,全力籌備軍需物資,確保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