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1章 趙裕的揚州見聞錄(五)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但是前線畢竟還在打仗,你們是百姓,是人民,不能讓你們遭受無妄之災,所以我現在親自把你們送到揚州去。”

“到了那邊,就有專人負責接待你們了,放心,只要你們願意工作,在太平道不愁吃不飽飯,賺不到錢。”

“對了,你們還沒吃飯吧?我先帶你們去吃飯,然後再送你們去揚州,放心,這附近已經是太平軍的勢力範圍了,沒有什麼危險了。”車安笑著說道。

一群人似懂非懂。

然後他們很快就到達了一座縣城。

然而進入到縣城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人!

全都是人!

極其龐大城市,就這樣猝不及防的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這……這怎麼這麼多人?”趙裕驚歎道。

他之前去過趙家村所在的縣城。

所以自然知道縣城是什麼規模的。

可是這座明明看上去和外面的縣城沒有什麼區別的縣城,竟然內部十分寬敞。

而且更加關鍵的是,這裡的街道上,寬闊又氣派。

可人員卻非常多。

這顯然不會是隻有幾萬人的小縣城。

“哥!你看,這路……好寬啊!”趙生指著街上的道路震撼道。

趙裕這才發現,這座縣城的街道,竟然格外的空曠。

“這……這街道為何如此寬闊?”趙裕不可思議地問道。

這個時候大部分漢朝的街道,其實寬度並不小。

一般來說,一座縣城的街道,大概都是在十米左右。

看似很大。

但實際上兩邊會出現一些攤位,這些攤位佔據之後,恐怕中間的道路只剩下六米。

這六米的街道,卻並沒有現代的左右之分。

這就導致整個城市的中間往往十分混亂。

如果再出現兩架馬車並排的情況,基本上整條道路就要被堵住。

因為人口高達40萬左右。

所以縣城的街道,採用的是雙向四車道的型別。

透過在街道中央修建柵欄,將街道擴充套件成兩條路。

城內街道的前進方向,只能靠右側通行。

而這樣一來,雖然單條車道只有八米寬左右。

但是卻保證了交通的便利。

因為按照規定,必須按照右側通行。

所以在同一方向上的馬車並不會出現爭搶車道的情況。

而且因為規劃出馬車專用車道和行人專用車道,所以交通情況大大改善。

更有趣的,是停車區域的修建。

和前世那種停車區域搶佔非機動車道不同,如今的車道可以在停車的情況下,保證單向車道兩輛馬車並排前進。

當然,這是在理論情況下。

因為總有一些百姓是不懂什麼叫做馬車道和行人道的。

橫穿馬路更是經常出現。

所以方默乾脆就搬出了特定的交通法。

行人在馬車道出事,馬車主人負30%責任,行人在非機動車道遭遇車禍,馬車主人負100%責任。

至於如何賠償,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如果行人本身沒有買保險。

那麼一條人命按照10萬錢,也就是1000太平錢的價格進行賠償。

而如果行人在馬車道撞死了,那麼馬車主人只需要支付30%,也就是300太平錢的價格進行賠償。

這個規定一開始,著實引起了一番不小的波瀾。

畢竟這個年代的人命並不值錢。

甚至一些人還主動跑到馬車道尋死。

對於這種情況,方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