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2章 貴人救國:畫虎不成反類犬3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輦再次輕咳一聲,乾脆往上捋了捋。

“大明立國之初,河套屬於大同府治地,整個地區都由代王麾下的參軍司和王相府節制。

但大同府面積太大,當時人口不足三十萬,無力防禦偌大的地盤,成祖靖難後,為徹底解決草原之患,六進草原,大軍直達漠北,封狼居胥。

永樂朝期間,整個草原空空蕩蕩,韃靼人聽到大軍就跑到極北之地的深山中,人口少,塞外經營屬實難以為繼,成祖由此回撤大寧與河套,延山脈修建長城。

幾十年後,西域瓦剌揮師東進,佔據空蕩、又富庶的河套,土木堡之變發生,宣大邊軍孱弱,無法出擊趕走河套的韃靼人。

他們越來越多,但這時候大明依舊處於優勢,無需擔心他們扣關,直到達延汗的出現,重新一統北元,黃金大帳從漠北遷徙佔據漠南。

復甦的韃靼人不停擾邊,不停進入宣大,連內長城也經常被襲擾,大明朝變成了弱勢方。

正德朝武宗揮師西進,與達延汗在內長城大打出手一次,達延汗狂妄進入中原的美夢被打斷。

武宗駕崩,世宗繼位,河套達延汗部落也開始了分裂,作為黃金大帳的察哈爾本部先是被趕到張家口外的林地,後繼續東遷去往遼北。

達延汗之孫、土默特酋長孛兒只斤·格根,自封阿勒坦汗,北元開始出現兩個大汗。

土默特勢力日強,控制鄂爾多斯、喀喇沁等整個右翼地區,嘉靖二十九年,阿勒坦汗兵臨京城,十萬鐵騎圍京,脅求通貢。

嘉靖迫於威勢,開馬市於宣府、大同等地,但這是緩兵之計,勳貴外鎮後,邊鎮軍務恢復,互為奧援,雙方處於均勢。

邊軍與河套開始二十年的互擊,互相之間沒佔到任何便宜,互市只作為兵事附屬手段偶爾用用。

雙方誰都拿誰沒辦法。嘉靖帝駕崩,隆慶帝繼位,邊鎮已經逐年安靜,互相之間不再大戰。

大明朝逐漸無力支援七邊龐大的軍務開支,君臣都在考慮結束這種疲態。

中樞高拱、張居正提議,由宣大總督王崇古主導,大同巡撫方逢時、山西參政鄭洛協助,勳貴定國公徐文壁、成國公朱希忠監督,正式與阿勒坦汗接觸。

雖然阿勒坦汗也有意結束這種無聊的對峙,但雙方都沒什麼信任基礎,就算外鎮勳貴陸續回京,隆慶元年到隆慶四年,依舊是口水仗。

隆慶四年,河套黃金家族發生了一件狗血之事,王崇古抓住了這次機會,一舉建立了信任。

阿勒坦汗的孫兒把漢那吉成年,娶了他姑母的女兒三娘子,結果阿勒坦汗也看上了他的外孫女。

呵呵,韃靼人崇拜英雄,不講倫理,三娘子轉投到外祖的懷抱。把漢那吉不滿,便與黃金家族十餘人等,到長城邊界求見。

王崇古大喜,不顧其他人反對,也不怕雙方脆弱的信任,堅持受降厚待,阿勒坦汗隨後追至,得知那吉已變為明人,不得不著手談判。

大明可以放歸那吉,但阿勒坦汗必須提供對等的信任。

這時候一個民族敗類進入談判桌,趙全,大同地區白蓮匪首,此人反叛被通緝後投靠河套,給韃靼人引路燒殺搶掠。

趙全逐漸成為阿勒坦汗倚重的幫手,土默特有了很強的組織。錦衣衛密探言,此人多略善謀,教虜計諜,校人畜,益習兵事,令諸鎮疲於奔命 。

大明讓阿勒坦汗拿趙全來換那吉,一時間談判陷入僵持,這時候閣臣張居正上奏:大明有兩患,東患在屬夷,西患在板升,既如今的歸化。二患不除,我朝終無安枕之日! 然西事稍易,宜先圖也。

在朝臣集體上奏附議下,隆慶帝要求阿勒坦汗當卑詞效款,或斬吾叛逆趙全等之首,盟誓於天。

阿勒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