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接管中都 (第1/2頁)
梁峰順著西御廊前行,透過橫道,來到了東御廊首。
梁峰轉而向北,沿著千步廊的屋簷緩緩前行,足有二百餘間廊閣展現在眼前。
廊閣分為三節,每節都設有一門,莊重而大氣。
路東出,第一門通向街道,人來人往,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第二門通往球場,彷彿能聽到昔日球場上的歡呼聲和吶喊聲。
第三門則通往太廟,廟中有樓,巍峨聳立,給人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
東西廊中,馳道甚闊,彷彿一條寬闊的大道,通向未知的遠方。
兩旁有溝,溝中流水潺潺,清澈見底。
溝上植柳,柳枝隨風搖曳,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兩廊屋脊,皆覆以青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宮闕門戶,均以金箔包裹,十分華麗,彰顯著皇家的威嚴和尊貴。
馳道之北,便是端門十一間,名曰“應天之門”。
它猶如一座雄偉的堡壘,守護著中都城的皇宮。
和後世的天安門前千步廊相比,二者雖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明清的千步廊為南北直通的連脊房,中間沒有門或通道,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而此時金中都的千步廊則是東西兩邊各開三門。
上千步廊的西側是金國的中央衙門所在,充滿了政治氣息。
金中都東西廊中間的南北向區域,兩側修築有“御溝”,溝邊還種有柳樹,為這片區域增添了一抹生機與活力。
在梁峰的印象裡,明清的千步廊則為了提升皇家的威嚴,沒有任何溝渠,也沒有種任何植物,顯得更加莊重肅穆。
中都的千步廊位於皇城和宮城之間地帶,而明清千步廊則位於皇城的正門外,緊鄰著正陽門,位置的不同也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政治需求。
梁峰一行沿著千步廊走到了北頭,來到了應天門,這裡是中都城皇宮的入口,相當於明清紫禁城的午門。
中都的應天門城樓有十一間,兩挾有樓,東西兩角樓,每樓次第攢三簷,與挾樓相接,做工精巧,是一座完美的防禦堡壘。
進入應天門後,有左右翔鳳門、日華、月華門。
前門曰大安門,前殿曰大安殿。
這裡的佈局與後世的故宮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左右翔鳳門類似協和門和熙和門,給人一種莊重而大氣的感覺。
日華門和月華門則對應昭德門和貞度門,充滿了神秘的氣息。
大安門對應太和門,大安殿就相當於太和殿,巍峨聳立,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進入到宣明門前的院落,梁峰駐足觀看。
這裡和後世故宮確實很像,宣明門相當於故宮的乾清門,宣明門左右兩側也各有一座宮門,即左嘉會門和右嘉會門,相當於故宮的景運門和隆宗門。
宣明門後為仁政門,再向北則為仁政殿。這就是原金國最高的行政中心了。
踏入大安殿,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七寶榻。
榻身由七種珍貴寶石鑲嵌而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絢麗多彩的光芒。
每一顆寶石都經過精心雕琢,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榻的邊緣雕刻著精美的花紋,細膩而生動,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榻上鋪設著柔軟的錦緞,色彩鮮豔,圖案精美,給人一種奢華而舒適的感覺。
在七寶榻的後方,矗立著龍水大屏風。
屏風由漢白玉雕刻而成,潔白如雪,溫潤如玉。
屏風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龍和水的圖案,龍張牙舞爪,氣勢磅礴,彷彿要騰空而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