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2章 光速敲定 (第3/3頁)

加入書籤

的電池和這一整套系統,即使李星可以做到智慧機器人自動巡檢,但是電網也希望安排一些工作崗位。

李星作為一個純粹的技術提供商,產品供應商,其餘都是電網系統說了算,包括什麼時候充電儲電,什麼時候放電,這都得配合電網系統。

這個比蓄能水電站便宜10倍的超級蓄電池工廠,還不影響周邊環境,電能轉化利用率非常高,投入的第一年電網就可能開始掙錢。

什麼投資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的業務,能當年就回本?這真的是神仙難遇的專案。

唯一對這套技術不滿的地方就是自動化程度有點太高了,他們甚至希望處理應急安全措施的也是人工,而不是機器,這不就又有理由安排很多人的工作崗位了麼。

但是李星堅持應急安全措施的必須是智慧機器,因為人的反應速度不可能有機器快,如果因為疏忽導致更大的災難,李星的這套技術很容易背鍋。

比起人,李星更相信他的演算法,而且作為安全第一再第一的專案,李星為整體的安全系統設計了很多冗餘,所以他可以拍胸脯說,出了事情我來負責。

雙管齊下,山城的工業園區搞定電池生產,電網系統內部在找合適的地方建設超大型蓄電池工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