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回到星辰材料實驗室 (第2/3頁)
等。
這些都是李星自己實驗出來的,所以在小凡誕生之前,他都不知道自己可以設定最終科技產品,系統給出需要的基礎知識條目。
在這之前李星的學習除了學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其餘都是學校教啥就學啥,但是學校只是教學基本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
不可能是學校教這幾項知識,學生畢業後就一定能做出什麼成績或者科技產品。
學校的方式是培養各種各樣的樹,最後結什麼果,因人而異,還得看運氣,李星是先設定果子,然後去學習知識樹,一定能長出這個果子。
所以他的效率比學校高太多,而且他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知識等級都非常高了,學校確實沒法給他提供新的知識了。
李星迴到了星辰材料實驗室,這幾個月,之前讓李叔幫忙擴建的智慧製造中心也建好了,因為要求不大,這個工廠只是李星自己生產做實驗的各種產品,不需要大規模生產。
不過只是建築建好了,其他的都還是空著的,李星自己按照自己的需求往裡新增裝置,一些靠買,一些得自己做。
回到實驗室,李星感受到輕鬆愉快,那塊實驗用的農田上已經乾乾淨淨,啥也沒有了,李星才想起來水稻已經成熟,收割了。
沒有親眼看到水稻智慧農機的收割畫面,李星只能調出實驗影片,開始慢慢看,沒看出沒啥問題,此前小凡就檢查過一遍了,他也沒發現問題,可見水稻智慧農機的生產能力非常完善了。
看著已經完全曬乾儲存好的水稻,李星決定明天去打成米,然後做成飯,嚐嚐味道。
產量相較於這款種子在該地區的平均產量有了15%左右的提升,這並不容易,因為水稻作為最重要的主食,在這方面的科學投入非常大。
科學種植,科學施肥,種子,這些能提升產量的方式方法都研究得透透的了,能提升的空間非常小。
所以這15%就是精細化種植帶來的產量提升,人工種植因為成本確實沒法在這方面發力。
哪個農民能做到雜草長出來的第一時間就拔了,害蟲出現的第一時間就殺蟲,隨時根據天氣,降雨,陽光等各種因素合理施肥?
連水稻都有15%的提升,李星對糧食產量的提升更有信心了。
第二天,李星吃到新米做的飯,他覺得真的很好吃,按照精細化種植的過程,這些米的品質肯定是非常高的。
當然也可能是他的心理作用,畢竟雖然不是他親自種的,但也差不多了,所以他喊了李青青過來試一試。
“你就為了測試米好不好吃,就喊我過來?”,李青青看著李星,輕輕地敲敲他腦袋,看他腦子是不是壞了,怎麼這麼傻氣。
“當然還因為想你啊。”,李星抱著李青青,坐在院子裡的搖椅上晃晃悠悠,幸虧這椅子結實。
李青青給了他一個白眼,李星才從學校到實驗室不到3天,她這段時間做畢業論文的資料調查,確實是太花時間,一定程度地忽略了李星。
一開始李星讓小凡幫她統計資料,她還不願意,覺得是自己的畢業論文,一輩子都要跟隨她,她不想作弊。
但是自己去調查確實很難得到正確的資料,有時候是連錯誤的資料都得不到。
所以她還是把小凡給的資料,精挑細選,然後自己去調查論證後寫到畢業論文裡,降低一點難度,但還是耗費時間精力。
“確實好吃。”,李青青透過電飯鍋煮飯和柴鍋蒸飯,兩種方式的結論一致,確實香氣十足,不比市場上15塊一斤的精品大米差。
口味這個小凡確實測不了,因人而異,而且小凡現在還沒有身軀,他可以控制機器人,但是機器人吃電的,也嘗不到味道。
這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