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2章 一年九月,生子名破虜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渭河平原東部,始皇帝閱兵完,心滿意足。

坐在輅車上,始皇帝笑著問姜妄:

“先生,你看如今大秦軍隊,如何?”

“當得虎狼之師的稱號,但有個隱患。”姜妄看著始皇帝頗有些志得意滿的模樣,一點也沒有捧著嘮的意思。

“哦?先生,有何隱患?”始皇帝聞言一怔。

“大秦的兵役制度一旦開戰,會經常從各郡縣調人,而這些郡縣中,郡還好,但縣以下,五百主、二五百主等管理麾下士兵,大多數都並不是依靠軍法,而是依靠同鄉情誼和宗族親情等,隨著立功越來越多,最後出現一個個以同鄉抱團的情況。”

“現在大秦軍紀問題還不大,但隨著時間,地方士兵越來越重視同鄉情義的話,親親相隱,那軍紀還有什麼用?”

“軍隊,是國家暴力機器,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不應該存在這些同鄉情義和宗族觀念。”

姜妄說的,其實是所有王朝一直存在的弊端。

甚至很多將領就是以同鄉情義來捆綁屬下,形成一個個地方團體。

唐朝的藩鎮割據,清朝的湘軍、捻軍都這麼一點點來的。

聽著姜妄的話,始皇帝陷入了沉思。

親親相隱這四個字說的好,這句話來源於孔子的《論語·子路》篇中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孔子認為:人要遵守一定的規矩,這個規矩就是各種親情關係必須相親相隱,符合倫理。

人間最親密的關係莫過於父母與子女,一個不偏愛子女的父母和一個不孝敬父母的子女都缺乏人性。在孔子看來,親情是濃得化不開的東西,兒子不忍心看到父親領刑和父親不忍心看到兒子受刑一樣,這是人的本性。

孔子提出的只有直系親屬,但隨著時間發展,孔子的這個論斷逐步發展成了“親親相隱”,也就是對隱瞞直系親屬違法的行為,不予治罪。

《春秋》上更是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後可以互相隱藏,言父子間相互隱匿是合情合理的,不應算作違法行為。

秦國雖然在商鞅的鞭法下,採取左鄰右舍互相監視,一旦發現不法必須舉報的法律。

但親人之間,甚至鄰里、同村之間幫忙隱瞞,依舊時常出現。

始皇帝是相當聰明的一個人,之前只是沒想到這點,姜妄一提,他就一下想到了很多。

如果地方軍隊出現親親相隱的情況,做事都依靠同鄉情義,就算範圍軍紀,同鄉長官都幫忙隱藏,那這還是他能如臂驅使的軍隊嗎?

“先生認為這種情況該如何杜絕?”始皇帝沉思了片刻問。

親親相隱這種情況,一定會出現,有可能現在就有不少。

“這種情況,沒辦法完全杜絕,這是人性,臣提議倒是可以等這次戰事結束後,由陛下建立一個軍事學院,由尉繚、李牧、廉頗任教官,陛下任院長,輪流召全國二五百主以上的軍官入咸陽接受培訓。”

正如他所說,親親相隱這種情況,根本沒法杜絕,因為這是人性。

就是到後世的華夏盛世,這問題也沒完全解決。

至於讓始皇帝建立一個軍事學院,姜妄有些猶豫。

他實在是不想再往始皇帝身上加擔子了。

可一旦建立軍事學院,必須由始皇帝擔任院長,其他人始皇帝恐怕也不放心。

最主要的是,隨著騎兵、炸藥的出現,不久之後還會出現鋼製品。

這些新兵種和新兵器,需要系統化教育,所以,以後建立軍事學院,是必然的。

聽著姜妄的話,始皇帝讚賞的點點頭。

他很愛與姜妄聊天,因為姜妄總能找到很多隱患,最主要的是,姜妄與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