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3章 改變世界發展的造紙術 (第2/2頁)

加入書籤

和布帛。

竹簡體積和重量都太大,記載的資訊也有限,不便於流通。

布和帛是用麻織品或絲綢編制出來的布料,書寫的效果不好,價格太高,防寒遮羞的作用遠大於書寫。

雖然在此前漢朝就已經出現了紙。

但是早期的紙張過於粗糙,墨水一經接觸紙張就會洇墨擴散,使得字型模糊難以辨認。

只能將字型寫得足夠大才能辨認,那樣可以記載資訊還是太少,實用性仍然不足以完全替代竹簡。

直到蔡倫和他改良的紙張出現,這個局面才被真正打破。

蔡倫起初是宦官。

經過一步步緩慢的升遷後,直到蔡倫開始負責監造軍械和宮廷御用器物,這才有機會開始接觸造紙。

蔡倫收集各種各樣的紙張總結它們的特點、用料。

這些紙多數還是以麻為主,是漂絲時梳理下來的細密纖維經過捶打、切碎、浸泡之後變成紙漿,再放入抄紙竹簾中撈出曬乾製成的。

這樣的紙植物纖維太粗糙。

有的紙是用樹皮製成的,紙張太鬆散,經不起幾下揉捏就會碎裂。

於是蔡倫思索單一原料存在無法彌補的缺點,但也有各自可取之處,如果將多種原料複合使用,能否取精華去糟粕?

思路開啟後,蔡倫便進入了漫長的複合材料實驗中。

最終他嘗試出了將樹皮、苧麻、破布、漁網按一定比例混合攪碎,經過浸泡使纖維變軟,撈出後捶打脫膠,再加入一定比例草木灰蒸煮。

等原料充分混合並攪成泥狀後,便可加入一定比例的水進行篩漿用細竹簾撈出。

曬乾後便成了柔軟細密,可實際用於書寫的蔡倫紙了。

不過這樣的紙張仍存在些許程度的洇墨和時間久了變脆的問題,並且紙張顏色發黃,黑色的墨字寫在上面不夠鮮亮。

後世基於蔡倫的造紙術進行了最佳化。

在主要原材料上只需選擇構樹皮一種,其種屬於桑樹科,它的果實也叫楮實。

首先將構樹皮放入鹼水中熬煮。

沒有高純度鹼水,也可用草木灰泡水後過濾掉不可溶解的固體,得到的便是最常見的鹼水,只是含有雜質。

經過鹼水熬煮五個小時的構樹皮,其內部的植物纖維和木質素便會分解軟化。

用清水洗去軟化後構樹皮上的結節雜質。

隨後將之放入過碳酸鈉中進行漂白,也就是雙氧水。

製取雙氧水需要用電,其它方法也較為複雜。

沒有條件可以將貝殼燒製後,加水和草木灰製成氫氧化鉀,也可以漂白,只是效果稍次。

漂白後的構樹皮呈潔白無瑕之色,如有雜色,便是漂白不夠或雜質清理不夠徹底。

此步驟漂白越到位,製作成的紙張也就越潔白,書寫出來的墨字也就顯地明亮清晰。

之後將潔白的構樹皮儘可能捶打細碎,越碎成品紙張越光滑平整,紙漿成絮狀最好。

然後將紙漿按一定比例加水,紙漿濃度越高,成品紙張就越厚。

可藉此調整紙張厚度,用於如廁、包裝、窗戶採光、紙漿鎧甲等其它用途。

再將撈出的紙模一張張倒扣在平整的壓漿板上,倒扣時可在溼紙上放一根絲線,每次倒扣放一根。

後續用兩塊壓漿板和重物壓幹水分,提前放置的絲線便可方便剝離紙張。

除去多餘水分後的紙張揭下來貼在平整鐵板上烤乾,乾燥後便是後世上好的成品宣紙。

而這樣的紙張要發揮其最大用途,自然是製作成可以承載大量資訊和文字的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