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6章 漫長的對峙 (第2/2頁)

加入書籤

彧起兵弒君的前一個月。

江州長史鄧琬和雍州刺史袁顗,也以廢昏立明的名義,擁戴孝武帝劉駿第三子劉子勳為帝,號召四方討伐身在建康的劉子業。

雖然劉彧搶先一步政變成功,但擁立劉子勳的袁顗等人勢力不小。

且年幼易於操控的劉子勳登基後,獲得各地宗親藩王和方鎮的支援,使得劉彧政權的號令不出建康城外的百里之地。

於是劉彧以伐亂為名,憑藉人少但精銳的中央軍,採取各種積極手段,成功消滅了劉子勳等叛亂,並全面誅殺劉駿的後代。

但是劉宋皇族的大肆內鬥,宗室力量的大為削弱,這也給了外姓將領蕭道成得以屢立戰功,趁機崛起的機會。

公元472年,劉彧病逝,其子劉昱繼位。

474年,桂陽王劉休範因未被選為輔政大臣,心懷怨恨,起兵造反,直逼首都建康。

蕭道成主張堅守要隘以逸待勞,親自領兵平叛。

蕭道成平叛有功,得以藉此掌握禁衛軍,晉爵為公,政治地位大幅提升。

並在此後交結地方軍鎮都督,快速擴張勢力。

公元477年,劉昱在殺掉權臣阮佃夫之後欲親理朝政,準備剝奪蕭道成統領禁軍的職權。

遂與蕭道成發生激烈衝突。

蕭道成收買劉昱身邊的侍從,最終除掉了劉昱。

隨後,他擁立劉準為帝,自己則自封為齊王,總掌軍國大權。

公元479年,劉準被迫禪位於蕭道成,蕭道成建立南齊政權取代劉宋,不久年僅十三歲的劉準也被殺。

至此延續僅59年的劉宋王朝宣告滅亡。

雖然劉宋王朝在這59年間不斷髮生動亂和宗室造反,但在此之間的北魏也同樣動盪不安。

因為北魏前期落後的統治方式,引起各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

各部少數民族和漢族被壓迫的人民爭相起義,北魏疲於平叛鎮壓。

貴族和宗室也在改制過程中和改制後不斷反抗,發動政變。

南北朝的對峙還將繼續維持下去。

直到北朝誕生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名叫隋朝的政權,中原王朝才將重新歸於一統。

但那時已經是距離劉宋王朝滅亡的110年以後了。】

各朝代帝王為這漫長的對峙時間感到痛心。

從西晉滅亡東晉建立,再加上這一百一十年,那南北分裂就長達足足二百七十餘年了。

如果西晉沒有發生八王之亂,沒有發生五胡亂華,天下在這二百七十餘年裡保持統一,中原王朝沒有痛失這段漫長光陰的話,那華夏定然可以發展地極為強大繁榮。

人口要是沒有因為漫長的戰亂大量死亡的話。

那眾多因為內鬥而戰死的軍兵,原本可以效力於開疆拓土,獲得符合他們付出的榮耀。

更多的人口也可以促進更快的科技與文化誕生。

可惜,這一切的前提是天下沒有分裂。

但如果西晉能夠因為天幕而糾正自己的錯誤,在一切動亂髮生前及時且有效地遏制,或許華夏真的能夠向一個全新的,更合乎天下百姓期盼的世界線前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