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帝 (第1/3頁)
紅軍小戰士指著天幕興奮問道:
“這天上說的都是我們的祖先嗎?他們做的事情都那麼偉大!”
被風雪摧殘以至面無血色,身子止不住打顫的紅軍回道:
“是,是啊,都是我們共同的祖先。
我們,我們要記住他們,要敬仰他們,更要成為他們。
就像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一樣,為了創造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外辱,一個無比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不惜犧牲一切地去奮鬥。
如果有幸,我們的理想實現,不,不是有幸,是一定會實現,那時候我們的後人們,也會像記念先祖們一樣,記念我們的……”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顓頊為: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繼承帝位的顓頊,也繼承了黃帝的‘德治’。
他重視農桑和生產,致力於社會的穩定,讓子民們普遍都能自食其力。
顓頊還進行了重要的宗教改革,廢除了巫教,確定下了祭祀天地祖宗的制度,使得百姓有了同一個信仰和思想。?
顓頊在位七十八年,享年九十八歲。
黃帝將帝位傳給有賢德的孫子顓頊,顓頊又將帝位傳給體恤民間疾苦的侄子高辛。
兩位先帝都未將帝位直接傳給兒子,而是在家族的範圍內盡力選擇有賢德的人,而歷史也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對的。
高辛自幼聰慧,從十五歲起便跟隨在顓頊身邊學著處理政事。
處理的政務越多,見的越多,他也越能體會民間疾苦。
在一次次踐行仁政中,也漸漸在子民們心裡樹立起了寬仁、威望、溫和的形象。
繼承帝位後,因為高辛備受子民們愛戴,尊稱他為帝嚳。
帝嚳也同樣重視農耕。
當時的人們雖然按照一年四季耕作收穫,但也只是簡單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何時播種,何時收穫,並沒有準確的科學規劃與時間安排。
一旦錯過了農時,一年的辛苦耕作,或許就會因為估計的季節變化與實際出現偏差,而大幅減產。
農耕的進步,社會的進步,急需一套適用於農業的歷法出現。
於是年復一年記錄天氣變化與植物生長的帝嚳,總結劃分出了四十節令,這就是最初我們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
但是此時的歷法還並不健全,因為最初的歷法是透過觀察月亮執行的週期,月亮陰晴圓缺的一次輪迴就是一個月,一年便是354天,但實際地球繞太陽一年為365.24天。
計算方法的差別,導致實際每年將會缺失11.24天。
短時間內不健全的歷法還發現不了太大的問題,但是時間一長,農耕勢必還會因為曆法出現大亂。
但是這一漫長而沒有前車之鑑的重要工作,帝嚳只能交由後人去完善了。
而這個後人,就是放勳。
帝嚳年邁後將帝位傳給了長子摯,但長子的能力平平,不久放勳接過帝位。
放勳還有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尊號,帝堯。
堯,這個位列三皇五帝之中,卻有著遠超其他帝王知名度的名字,已經成為華夏文明歷史長河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幾乎所有華夏史料對於帝堯的記載,都不吝筆墨有著極高的讚美。
帝堯執政初期,不健全的歷法弊病已經顯現。
首要工作便放在了歷代先賢尚未完成的歷法制定上。
為了掌握氣候的變化規律,帝堯安排大臣在不同的方位設立觀星臺。
東方負責觀察日出,以春分日晝夜平分為基準,並參考星辰的位置進行校正。
西方觀察日落,秋分日晝夜平分時,依據北方星宿校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