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6章 短命的明朝皇帝與遺傳疾病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公元1464年,朱祁鎮因病去世,終年三十七歲。

朱祁鈺則只活了三十歲。

明朝皇室家族遺傳疾病的可能進一步增加。

每個孩子的誕生都是要從父母那裡各獲取一套基因,兩套基因相互組合後才能誕生出兼具父母基因的孩子。

像孩子的身高、血型、容貌、智商等等特徵都由父母的基因決定。

但如果父母雙方的基因組合出現任何問題,都有可能讓孩子患有遺傳疾病,且這種疾病還有機率遺傳給後代。

遺傳疾病可以大致分為顯性遺傳、隱性遺傳、染色體異常等遺傳種類。

顯現遺傳只要父母雙方任何一個攜帶致病基因就會發病。

比如多指症、並指症、佝僂病(由於鈣、磷代謝紊亂,骨骼發育異常,導致身材矮小,骨骼畸形)、先天高膽固醇血癥等疾病都是典型顯性遺傳。

因為顯性遺傳一出生就有疾病,所以多數較容易發現。

視父母雙方基因情況而定,比如父母只有一方攜帶,或雙方都攜帶,一方是純顯等情況,遺傳機率分別在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百不等。

而隱性遺傳需要父母雙方都攜帶同一種致病基因才會發生遺傳疾病。

像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囊性纖維化等都是典型隱性遺傳疾病。

但如果只有父母一方攜帶隱性致病基因,子女通常不會發病,但有百分之五十機率成為隱性基因攜帶者。

攜帶者與另一個攜帶者結婚,他們生育子女就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機率產生患者。

因為近親有更高的機率攜帶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所以近親繁衍會有相當高的機率患有遺傳疾病。

這一特點人們在遠古時期就已經發現。

染色體異常是指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

染色體不管是多還是少,亦或是染色體結構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孩子患病。

最典型的唐氏綜合徵就是多出來的染色體。

染色體缺失導致的疑難雜症就更多了。

先天性白血病就是染色體易位導致基因融合,產生異常的融合蛋白,從而影響細胞正常的生長和分化。

染色體異常與細胞分裂、基因突變、化學物質、電離輻射等等原因都有關係,且同樣具有遺傳性。

在沒有基因檢測技術的古代,這些家族遺傳疾病很難避免,只能婚前核查夫妻雙方的家族遺傳病史。

但是古代的平均壽命本就不高,也很難判斷家族長輩明確的病因,即便明知有遺傳疾病,夫妻也可能會為了自尊和自身利益而選擇隱瞞。

不過在皇家,這種婚前核查家族病史的方式,就成了儘量避免遺傳疾病的唯一手段。】

各朝代帝王和百姓們,對遺傳疾病有了更多的認識,以後也不會再將孩子夭折和患有怪病視為上天的警示。

對那些先天就註定人生不公平的可憐孩子也會更多一些包容和心疼,不會再在他們本就不公平的人生中再平添一道歧視。

雖然歧視可能還是無法徹底杜絕,但那也是無知和缺乏教育的表現。

因為傳承的從未斷絕和很早就明白近親繁殖的危害,所以近親聯姻在中國古代王朝非常少。

但是在歐洲、日本、埃及這些皇室文化中就非常普遍了。

他們為了保持所謂的血脈純淨,兄妹、表兄妹,甚至是侄子與親姑姑、叔叔與侄女都近親結合。

導致後代患有諸多怪病,像智力發育遲緩、聾啞、身體殘疾、壽命短暫等等遺傳疾病。

就算迷途知返改掉這種陋習,還是會因為攜帶的致病基因過多,與近親以外的人結合依然比普通人有更大機率患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