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章 楚漢相爭 (第1/3頁)

加入書籤

看著畫面中威武的大秦軍隊,看著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大秦最終還是被滅亡。

小紅軍萬分遺憾道:

“老祖宗們打生打死那麼多年,戰死了多少人才建立的國家,百姓們盼望了幾百年的安穩日子也還沒有過上呢,就這麼亡了嗎?

後面我們老祖宗還會分裂成許多個國家,相互之間再打來打去嗎?”

大紅軍怔怔地凝望著天幕,耳朵裡聽著的,是大秦軍隊整齊威武的喊“風”聲。

漸漸的,鼻子不禁一酸。

如果大秦沒有滅亡,或許他們這些後人就不用面對後來那麼多的苦難,就不會有喪權辱國的大清,也不會被區區三島倭奴就侵佔了比他們島國還大三倍的東三省。

所以更能體會大秦滅亡這其中遺憾的大紅軍,比小紅軍感觸更深,也更耐不住淚。

最終大紅軍沒有回答小紅軍,也沒法回答他。

因為大秦之後雖有輝煌,但仍然經歷了很多戰亂和朝代更迭,以至於演變成了今天這樣的絕望局面。

這其中的苦難,他難以說出口……

……

大禹嘆氣,與眾首領說道:

“唉~這大秦滅亡的太可惜了,費盡千辛萬苦才終結的五百多年亂世,奴隸制廢除了,天下統一了,結果卻只存在十多年就亡了。

我等也應當多加註意,即便上蒼告知給我們的制度再好,也一定要謹慎斟酌是否合適我們。

也不能過於心急求成,不能只想著要在自己手中立下萬世不滅的功績,就不顧子民的生計死活。

不管是開疆拓土還是通河築城,都必須要考慮子民們的人口和產出是否足以支撐。

有時候慢一些,維繫子民的生計和人口穩定增長,改善政務治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執政制度,夯實這些一切發展的根本基礎,亦不失為一件件大功績啊。

到那時無論我們需要做什麼,都能遊刃有餘地達成目的,王朝的命運不需要去賭,也不能去賭,這才是我們要走的大道。”

……

老邁的劉邦焦急地盯著天幕,等候著。

“就要輪到我大漢了,朕一定要知道我大漢存續了多少年,最後又是怎麼亡的。

朕一定會杜絕所有隱患,決不讓大漢滅亡!”

【自子嬰獻城投降宣告大秦滅亡,後續子嬰又被項羽腰斬之後,項羽主導將天下分封給各路參與滅秦的勢力。

其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英布為九江王,等十八個諸侯。

天下又一次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項羽選擇分封天下,卻沒有選擇以當時他極強的武力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抉擇,因此被後世評價為有大勇而無大謀。

並在鴻門宴上沒有按照范增的建議殺掉劉邦,卻聽信已經被劉邦和張良拉攏的呂伯的建議。

以劉邦在滅秦並攻入關中有大功,進攻劉邦的軍隊是不義之舉為由,使得劉邦幸而逃過一劫。

因此鴻門宴成為項羽的又一大戰略決策失誤。

之後項羽迫切想要回到江東,放棄了富饒的關中,也就此失去了稱霸天下的資格。

諸侯分封完不久,天下立即陷入諸侯間相互攻伐的局面。

劉邦也趁機佔據了關中。

關中地區得以成為劉邦日後稱霸天下的基礎。

聽聞此訊息的項羽很是憤怒,想要立即攻打劉邦。

而此時的張良獻計,假借韓王的名義給項羽作偽信,稱劉邦只想穩坐關中偏安,不會再向東擴張。

又假借齊王和梁王的名義作書信,稱齊王和梁王準備合力滅掉楚國。

這些假書信送到項羽的手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