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4章 大唐太宗李世民 (第2/2頁)

加入書籤

可汗見唐軍軍容依舊強大,出乎了其對大唐內亂導致虛弱的判斷,於是輕易不敢與唐軍交戰。

於是東突厥選擇主動議和。

李世民與頡利可汗殺白馬而盟誓,並且由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一萬口,但是李世民不接受,命令頡利歸還擄掠的大唐百姓。

此為渭水之盟。

即便突厥向大唐支付了戰爭賠款,可李世民也仍然將此盟約視作恥辱。

因為突厥攻破大唐邊境,擄掠大唐子民,他卻被迫沒有選擇舉兵反攻,問罪突厥。

區區戰爭賠款,遠不足以抵償大唐子民受到的傷害。

於是李世民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突厥付出追悔莫及的代價。

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向自己的父親、大唐的百姓證明,自己弒兄成為皇帝是正確的,是不辜負大唐的。

(對渭水之盟究竟是誰向誰賠款,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北宋筆記小說《唐語林》稱唐太宗“空府庫”以求突厥退軍,雖這一說法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唐朝為了爭取和平,有可能存在利益付出。)

身為天策上將,從十八歲開始征戰至今從無敗績的李世民,用自己莫大的隱忍為大唐換來了與民休息,並迅速開創了貞觀盛世。

李淵在位之時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李世民執政後,也繼續沿用兩大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之分工明確,相互制衡。

李世民還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修訂《武德律》,頒佈《貞觀律》,以寬鬆、與民休息為原則,減少死刑,法律的公正執行增強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維護了社會秩序。

均田制也在李世民的手中得到繼續實施。

規定18歲到59歲的男子,每人授田100畝,其中80畝是“口分田”,死後歸還給政府,20畝是“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

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世家大族對土地的侵佔,保障了民眾的耕地,有利於小農經濟的恢復發展和政府財賦收入的增加。

國庫有了盈餘後,又大力興修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條件,促進農業發展。

諸多利民政策的實施,奠定了開創貞觀盛世的基礎。

公元629年,大唐經過積極發展籌備,兵力已經有了較大提升。

此時正逢突厥境內鬧災荒,民心渙散,內部矛盾加劇。

李世民抓住這個機會,任命李靖為主帥,調集大軍,對東突厥發動進攻。

在唐軍的強大攻勢下,東突厥軍隊勢力迅速減弱,最終唐軍成功擊敗東突厥,活捉了頡利可汗。

頡利被抓到長安後,李世民在朝堂上當眾指責頡利可汗的五宗罪。

包括隋朝對其父親啟民可汗有恩,而頡利可汗在隋朝內亂時未思幫助;與唐朝鄰而棄信擾邊;繼位後恃兵不戢,對周邊連年征戰,導致部落攜怨;侵略中原,掠奪百姓,踐踏莊稼;違背和親承諾。

李世民當朝指責其罪但赦免其命,並歸還頡利可汗的家眷和僕人,將他們安置在長安。

後來李世民還曾讓頡利在國宴上,當著眾附屬國王的面跳舞。

從李世民公元626年繼位,到公元630年俘虜頡利,將東突厥納入國土,僅僅相隔了不到四年。

而大唐的強盛,還遠遠不止於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