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6章 和親之痛 (第2/2頁)

加入書籤

頭哪裡有什麼大痣,分明美得傾國傾城。

頓時後悔將王昭君贈予匈奴單于。

可是一旁的匈奴單于,早就在為大漢皇帝能將如此美麗的“女兒”嫁給自己,而對大漢皇帝感激不已。

這番情況下漢元帝再怎麼後悔都不好收回成命,以免導致與南匈奴交惡。

就這樣,被命運捉弄的王昭君被迫離開了讓她眷戀不捨的大漢故土,去往了草原成為匈奴人的妻子。

事後的漢元帝也是勃然大怒,徹查緣由得知畫師貪腐,直接將那些畫師全部處死,害了王昭君的畫師亦在其中。

正式出塞離開大漢時,王昭君吹奏了一曲離別悲樂,以此紀念家鄉。

那哀傷的曲聲讓南飛的大雁甚至都落地駐足了下來,沉魚落雁中的落雁雅稱,由此得來。

王昭君在匈奴的餘生坎坷頗多。

南匈奴單于與王昭君成婚才三年便去世了。

王昭君去信大漢請求回到故土,卻被拒絕。

之後王昭君又被迫嫁給了單于的長子,即他丈夫的大兒子。

如此生活十餘年後,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

即便經過十多年的歲月滄桑,王昭君的美貌猶在。

於是又被迫嫁給了第二任丈夫的弟弟。

一生被迫嫁給三個有血緣關係的男子,直至王昭君去世,她都沒能再回到大漢故土。

而絕世美貌帶給她的,除了年少時那段只能被懷念的幸福,更多的卻是大半生的悲傷與憂思故國。

中原王朝的和親之舉,一定程度上為國家促進了和平。

可那樣的和平,又是犧牲了多少中原女子或公主的一生,被迫委身於異國男子,甚至因為外族的習俗,多數時候都要復嫁給多個男子……】

有宦官和外戚弊病的朝代,更多的注意力還是留在了大漢會因為宦官和外戚而亡國。

並自省自己的朝代同樣使用了宦官,是否也存在朝政動盪和被宦官矇蔽的現象。

而沒有這方面隱患的帝王,則有更多心思放在和親這件事上。

唐太宗李世民嘆氣道:

“想我大唐也將公主嫁去他國和親,實在沒有臉面評價漢朝的和親。

這些公主為了國家的安定受了太多委屈。

被朕親自冊封嫁去吐蕃的文成公主,這一晃也有好幾年了。

也不知在那吐蕃高原上,我大唐的公主過得怎樣?思鄉之時又會不會埋怨送走她們的大唐……”

……

明太祖朱元璋沒好氣評價道:

“拿自家的公主去換安寧,呸!真正的安寧是要靠打出來的!

我大明絕不會行這等和親之舉,哪怕是普通漢家女子也不行!朕要立此為祖制,我大明後世的皇帝也決不能做出這等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