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章 後世繁榮與美食 (第2/3頁)

加入書籤

魷魚、紅燒大蝦。

蘭州的牛肉麵……

伏羲、黃帝、大禹,這些遠古時期的華夏先祖們,在他們的時代因為生產力低下,吃飽飯和人口增長還很困難。

這些極為豐富且異常誘人的美食,比天文數字貨幣帶給他們的視覺衝擊更為直接,也更為強烈。

嬴政看著諸多饞人的美食,也感嘆道:

“後世之人的飲食如此豐富,麵食、海產、甜食,每樣都是如此誘人,就連平民百姓吃肉好像都能當做吃飯一樣尋常。

只是他們的髮飾服裝變化太大了,街市上只能看到少許人穿得是我華夏傳承的服飾,倒是那個大唐不夜城裡的百姓,穿的多數還與我們相近。

後世人應當都能看出來,還是我華夏的服飾端莊好看,不知是圖方便,還是圖簡單衣服更廉價。”

……

元末。

朱元璋擦拭了一下眼眶:“這元朝治下,想我漢人忍飢挨餓,衣不蔽體,我半生遊歷四方,見過多少困苦百姓遊離失所,人相食這等慘絕之事又見過多少……”

……

清末。

繼鴉片戰爭,英國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為藉口,派兵侵入廣東封鎖珠江以及其它出海口,腐朽不堪的清朝落敗後,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不僅割讓香港,賠償鉅額的戰爭賠款,並且被迫放開貿易限制,巨量的鴉片和西方資本席捲全國。

這些賠款和戰爭失敗帶來的損失,最終轉嫁到了百姓們的身上,沉重的賦稅和更為嚴重的剝削,讓本就困苦的百姓漸漸淪落到家破人亡。

而當廣大的,食不果腹的清末百姓,仰頭看著天幕中眾多豐盛的美食,還有後世人幸福安定的生活環境時,心中的悲苦和渴望化作淚水,流落滿面。

……

城市和美食領略完,天幕開始轉向後世的出行方式。

小到普通人開的兩輪電動車、小轎車,大到公共交通的公交車、地鐵、高鐵,乃至飛機。

速度、形態、動力來源,每一樣都讓古人們驚奇。

尤其是龐大的鋼鐵巨獸飛機,居然能夠搭載著眾多乘客在天上飛行,更是讓他們無法理解。

嬴政:“這些比戰馬和戰車還要快得多,承載人數和貨物數量也要多得多的器物,究竟是如何動起來的?

若是我大秦有這等神器相助,這天下再大,我大秦兵馬都能不日可達,哪還有我大秦打不贏的仗?哪還有外族能靠騎兵優勢趁隙犯邊?”

嬴政身後的蒙恬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看樣子這些乘具都需要在特定的道路上才能馳騁。

卻也由此可見,我大秦不惜耗費民力修建馳道是對的,後世這般大肆建造道路和乘具,定然也有提高運兵速度和統籌全國的用意在其中。”

……

藉著高鐵的極速行駛,天幕的畫面漸漸從城市轉變到農田村莊。

大片金黃規整的稻田賞心悅目,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莖杆,給人滿是豐收在即的喜悅。

全自動的水稻收割機一路翁鳴而過吞噬著水稻,經過複雜的機械運作,被吞噬的水稻直接完成收割、脫粒、打包、碎草還田。

如水流般不絕而下的稻穀落入編織袋,又一次帶給古人強烈的震驚。

水稻雖然自古以來就有種植,但是五穀裡面一開始並沒有稻,後來成為主糧,種植面積完全勝過其它作物的時期是從唐朝開始的。

所以唐朝之前古人們雖然也會驚訝於後世水稻的產量,但唐朝之後的朝代對此的感受更為直觀。

明朝,應天府。

從貧苦中發跡的朱元璋,深刻體會百姓的困苦和糧食產量對於百姓而言就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