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章 命運多舛的東晉 (第1/3頁)

加入書籤

各朝代帝王看完這段歷史後,都忍不住想罵東晉,可細想一番後卻又忍住了。

東晉表現地如此無能又荒唐,並不是皇帝昏庸愚蠢,而是根爛了。

從西晉司馬炎大肆分封藩王開始,西晉的結果導向就已經註定如此。

要穩固政權統治沒錯,可選擇分封制這個已經被歷史判定為歧路的決定是不對的。

至於司馬炎選擇智力有問題的司馬衷繼承皇位,進而導致賈南風亂政,只不過是加速了這一惡果出現的程序,也就是八王之亂。

而在東晉建立之初,司馬睿本身實力太弱,不得不選擇依靠世家,這就導致他被各大世家給架住了。

想要北伐,司馬睿就必須要收回權力,徹底壓制住擁兵自重的世家們。

可要收回權力打壓世家,又無法避免地會開啟內戰。

在大敵當前國家受辱的時候,還要打內戰,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極其愚蠢的。

可深究其內因後,才會明白被諸多問題纏身的東晉,註定無法將力量整合在一起進行北伐。

也就讓人在瞭解這段歷史之後,體會到如此局勢下深深的無奈和絕望。

【祖逖死後,後趙南下進攻祖約之際,王敦選擇了在此時發動造反。

如此嚴重的外憂內患,對東晉來說絕對是要命的,可對王敦來說卻是造反成事的最佳時機。

而王敦之所以選擇造反,也有他自己的野心與必須要這麼做的原因。

琅琊王氏靠著早期幫助司馬睿登基後,家族也得以手握重兵,在東晉朝堂上幾乎一手遮天。

這種局面嚴重威脅到了司馬睿的皇權。

於是針對王氏的打壓很早便開始了。

司馬睿第一步就是提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制衡王氏勢力。

這讓王敦極為不滿,也知道司馬睿一定會一步步削弱他的兵權,進而收回王氏掌握的權力。

事關王氏全族的利益與命運之所在,造反也就成了王敦這種不甘認命之人的唯一選擇。

於是在祖逖死後,後趙入侵之際,王敦認為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自己,因此決意選擇在此時舉兵入京。

王敦選擇的時機極為刁鑽。

此時的祖約既不能出兵幫助司馬睿平叛王氏,司馬睿又不能調動兵力支援祖約抵禦外敵入侵。

這讓王敦得以在最後如願造反成功。

可卻也極大危害了東晉的利益,甚至是置東晉的生死於不顧。

公元322年,王敦以討伐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向建康進發。

王敦兵臨石頭城後,司馬睿曾命劉隗、戴淵、刁協、周顗、郭逸和虞潭等率軍平叛。

或許是兩邊押注,又或者有更復雜的原因,同為王氏代表人物的王導,也在平叛王敦之列。

但是這些參與平叛的大臣和將領都被王敦打敗。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王敦兵臨京師建康城下。

而此時的南方士族的態度卻是中立,作壁上觀。

既不明顯支援王敦,也不積極幫助朝廷對抗王敦。

因為司馬睿也同樣是個不甘認命被世家架空的皇帝,登基後第一步就是扶持自己的勢力打壓南方世家。

押上身家性命幫助這樣一位皇帝,明顯不符合南方士族的利益。

而司馬睿自身的兵力也根本對抗不了王敦。

無奈之下,司馬睿只好向王敦妥協,甚至可以稱得上投降。

主動派遣百官面見王敦,並任命王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等職,王敦得以掌控朝政,遙控朝廷。

並且王敦進入建康後大開殺戒,殺害了周顗、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