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0章 光武帝劉秀 (第1/3頁)

加入書籤

【東漢初立,大漢人口和實力大幅下降。

劉秀在統一天下後首要做的便是重振民生,大力恢復人口。

可在政策的選擇上,劉秀與王莽居然出奇地相似。

第一步也是下令釋放奴婢們使其還田就農,並恢復奴婢的平民身份。

即便礙於開國功臣和勳貴們的勢力,難以讓他們也釋放奴婢,也還是制定了打殺或傷害奴婢與打殺平民一樣不得減刑。

同時劉秀下令丈量全國土地和人口,將土地分發給百姓耕種。

對於土豪劣紳瞞報和阻礙土地丈量,都將施以抓捕入刑。

不過在度田過程中嚴格處理了一批反抗的地主豪強後,也同樣引起了地主們的造反。

劉秀沒有像王莽一樣服軟,而是以強硬手段鎮壓,將眾多地主豪強遷徙到其它郡縣,度田和均田得以施行下去,佃農和百姓們獲得了土地。

但是對於東漢的開國功臣和勳貴們,劉秀沒能解決他們兼併土地的隱患,也沒有解決他們的基礎。

劉秀之後廢郭皇后,改立陰麗華為皇后,也是為了安定以陰氏家族為代表的南陽集團,以穩固自己的統治。

而這些勳貴們又在之後衍生出新的豪強地主,大量土地和農民都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成為東漢後期滅亡的重要原因。

這些政治鬥爭也詮釋了為何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再有雄心壯志的帝王也必須審時度勢,必須要有足夠的根基才能實現他的雄圖霸業。

英明和平庸之間,或許也正是時勢造英雄的體現。

在執行度田政策的同時,劉秀將十稅一改為三十稅一,降低百姓壓力,與民休息。

並裁撤部分軍隊讓他們還田,增加生產勞動人口,緩解國內饑荒貧困現狀,降低財政壓力。

在大漢動亂的這二十年間,無奈讓北方匈奴抓住機會重新崛起,西域都護府也在此期間失去掌控。

當前的東漢民生凋敝,急於恢復國力,劉秀只能選擇懷柔政策。

不與北匈奴直接交戰,而是採用和親與開通互市來穩定外部局勢。

同時讓南匈奴入居雲中,為東漢戍邊。

設立使匈奴中郎將,主要職務與南匈奴合力提防北匈奴,並羈縻南匈奴維繫穩定。

儘管此時西域諸國紛紛請求恢復西域都護府,由大漢出兵調停戰亂,恢復貿易。

可劉秀受限於當前東漢國力,難以出兵鎮壓匈奴、烏孫、鮮卑等勢力,選擇暫時擱置西域都護府的重建,先行穩定國家發展民生。

這一系列穩妥的戰略決策,讓東漢獲得了快速恢復的時間。

到劉秀執政後期,人口也已經迅速恢復至兩千一百萬。

為華夏文明存續立下了至關重要的功績。

而在此期間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歷史事件。

公元57年初,據史書記載,此時有一個東夷倭奴島國派使臣來朝拜劉秀。

當時的倭奴島國還處於部落國家階段,劉秀根本沒聽說過還有這麼一個國家。

倭奴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大漢這個無比龐大和先進的中原帝國,而不再只是從老祖徐福的口中聽說。

(徐福東渡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存在爭議,不過有我們的史記記載,霓虹國自己也為徐福建造有神社和徐福公園,真實性大家自行判斷。)

出於禮節,劉秀還是冊封了倭奴國為附屬國,並賜予了他們漢倭奴國王金印。

這枚金印也將在後世成為倭國與中原王朝存在附屬國與宗主國關係的重要證明。

無論是金印的字型、形制、合金比例成分,都與華夏出土的漢朝時期滇王金印和廣陵玉璽一致。

也是倭國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