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慢慢來 (第2/2頁)
稅不算什麼。
如果兩個是監察御史、是六科給事中,為了家鄉父老出海時不交稅,我們倆在朝堂上據理力爭,堅決反對在南直隸設立市舶司和海防館,就算是把官丟了也不要緊。
可這二位一個是首輔,一個是次輔,這要是把官丟了,能不心疼嗎?
更重要的是,首輔、次輔,看起來位極人臣,一片風光,可實際上高處不勝寒,盯著他們兩個不放的大有人在。
只要市舶司在蘇州府開設的不順利,他們的政敵一定會以此為由咬住他們二人不放。
大明立國二百餘年,權威已深入人心,公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就連普通百姓遇到事都知道去報官。
江南出身的官員是有很多,可大明朝堂上不光有江南出身的官員。
設立市舶司和海防館,一下子多了那麼多官位,同時國庫也可以得到收入,非沿海地區出身的官員,是樂得如此的。
文官嘛,就是這樣,只要不是面對皇帝,文官之間到處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一個利益圈子打擊另一個利益圈子,是很正常的事。
至於當地計程車紳豪強,沒有朝中官員的撐腰,他們不足為懼。
況且,海瑞可是調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七十多歲的人了,誰敢冒頭,指不定就會成全海瑞的最後一戰,他們也有點投鼠忌器。
廣東的市舶司和海防館設立的更為順利,因為有李成梁壓陣。
廣州府設市舶司,其餘沿海各地設海防館。
寧遠伯李成梁自遼東總兵任上調任廣東總兵,不僅僅是轄區的變化,更為直觀的是溫度的變化。
一個是大明朝的北邊,一個是大明朝的南邊,氣候天差地別。
初到廣東的李成梁,在氣候上略感不適,等到李成梁適應當地的氣候後,他發現,廣東比遼東好混太多了。
在遼東,時不時的就得與蒙古人作戰,時不時的就得收拾不聽話的女真人,偶爾還得欺負欺負朝鮮人。
反正是經常打仗,不打仗的時候就是準備打仗以及修繕長城和城牆。
遼東境內有遼河,夏天時遼河經常氾濫而沖毀城牆。
冬天就更不用提了,真能凍死人。
在廣東,李成梁四下一看,可以大呼一聲,還有誰?
完全找不到對手。
李成梁自從軍以來就在遼東,一輩子沒有過這麼清閒的時候。
捎帶手,他還把廣東的兵練出來一部分。
廣東在軍事地位上肯定是不如遼東,軍費相對也少。李成梁練兵時還是走的精兵路線。
而且李成梁身上有爵位,就算是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的劉繼文對他也禮讓三分。
等到朝廷要在廣東設立市舶司和海防館,李成梁就知道,皇帝派他來廣東的目的,就在這。
有李成梁坐鎮廣東,朱翊鈞不怕當地會出亂子。
沿海各地的市舶司和海防館算是得以設立,至於能否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只能說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慢慢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