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革一條鞭法 (第1/3頁)
“還有這個一條鞭法。”
張居正變法的內容核心就兩個,一個是考成法,一個是一條鞭法,至於清丈田畝,是為了配合一條鞭法才推行的。
如今考成法已經算是被廢除了,現在朱翊鈞又提到了一條鞭法,眾大臣頓時就提起了精神。
“自一條鞭法推行以來,將部分徭役、賦稅折銀徵收,提高了效率,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煩,可其中暴露出不少的麻煩。”
“比如,折銀徵收,普通百姓很少用到白銀,上交賦稅時還需要另外去兌換白銀。”
“各級官吏徵收白銀後,還需要重新熔定,而熔定過程中,會產生火耗。”
“為了保證稅額,產生的火耗則還要在百姓身上徵收,有的官吏就趁機斂財,對百姓造成額外負擔。”
“對於一條鞭法,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見解?”
明朝的稅收制度,很麻煩,有收錢的,有收糧食的,有收布匹,極其繁瑣,狗看了都得搖頭。
一條鞭法的推行,則極大的簡化了繁瑣的稅收制度。
簡單來說,就是稅收貨幣化,財政白銀化。
可關鍵是,有一個要命的弊端,那就是以銀為本。
大明是一個貧銀國,白銀產量稀少。
只不過是當時世界上的白銀大量流入大明,造成了一種虛假的白銀繁榮。
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是銅錢,極少用到白銀。
大戶人家,有白銀,但他們有窖藏白銀的習慣,有了白銀都藏起來,很少在市面上流通。
況且,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各地的情況是不同的。
江南賦稅,賦稅折銀徵收沒什麼太大問題,可在一些落後的地區怎麼辦?
一條鞭法,以銀為本,折銀徵收,就相當於是大明官方承認了白銀為法定貨幣。
那誰手裡的白銀多呢?
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百姓?
最要命的是,大明朝是貧銀國,一旦承認白銀為法定貨幣,大明朝去哪弄那麼多的白銀呢?
歷史上萬曆皇帝為什麼大肆派出礦監,恐怕也是與此有關。
雖然一條鞭法不是一刀切的全部折銀徵收,但終究還是以銀為本。當時效果很好,但時間長了,就沒那麼好了。
海瑞就曾對一條鞭法提出過不同見解,說一條鞭法只能在南方富庶之地推行,只能做區域法,而不適合推向全國。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有人認為張居正變法毀壞了大明的金融體系,為大明朝滅亡埋下了禍根。
還有相對更激進的,說張居正變法為大明續命五十年,可換種說法,就是張居正變法五十年後,大明朝就沒了。
只能說,張居正變法,是當時時代背景下的最優解,不能苛求張居正為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負責。
通常談論起張居正變法,也一般都是正面的評價,當然了,我們不能否認張居正變法的重要意義,可對於其中的一些弊端,也要理性的看待。
朱翊鈞自後世而來,他了解情況,一條鞭法要繼續推行,但不能以銀為本。
不單單是因為大明是貧銀國,還有就是要考慮氣候因素。
現在是萬曆初年,自然條件相對還要好一些,等到了萬曆後期,再到後面的天啟、崇禎兩朝,自然災害頻發,老百姓都吃不上飯了。
拋開所有的因素,糧食,無論何時都比白銀重要。
人手裡若是沒有錢,可以湊活著過窮日子。可若是吃不上飯,那就要造反啦。
能夠站在朝堂上的人,那都是人精,他們都能聽得出來,朱翊鈞是想要保留一條鞭法。
申時行隨即出列奏報,“陛下,自一條鞭法推行以來,賦稅徵收極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