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8章 農政 (第2/2頁)

加入書籤

的奏疏,司禮監可留中不少,說什麼的都有。”

說著,朱由校上前攙起徐光啟。

“稟陛下,臣這些時日跑遍北直隸各處,遴選的那批皇莊眼下都種有各類農作物。”

徐光啟卻自顧自的說道:“陛下提到的一些想法,臣都逐一進行驗證,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氣候……”

朱由校一邊聽著徐光啟所稟,一邊朝皇莊裡走去,他這次特意微服私訪,把手頭政務加急處理一遍,就是收到徐光啟所呈奏疏。

糧食安全,這是朱由校最看重的。

當前的大明處在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頻生,整體氣候變冷,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由此也會影響糧食產量,倘若不去設法解決這一問題,必然會引起區域糧荒,甚至嚴重的話會造成大面積糧荒。

真要形成這種情況,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你再怎樣去推行新政,想要削減所謂特權,減輕底層群體負擔,只怕地方也是不會買賬的。

“農政是大事,徐卿也清楚,近些年來,國朝治下各地的災情頻生,這對於糧食生產威脅很大。”

看著眼前一塊塊被開墾的土地,朱由校神情嚴肅道:“如果說這些外來農作物,真能適應大明的氣候,且畝產要比麥、稻等物多,那麼在大明有序推進全新的輪種方式,就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特別是苦寒的西北諸省,包括不消停的遼東,生活在這些地方的百姓,都需要更高的畝產作物。

不說完全替代,那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但因地制宜的推行新作物,增加地方的糧食種類,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哪怕是耗費很長的時間,這都是很具特殊意義的。”

論及耕種,神州敢說第二,就沒有哪個種族敢稱第一,上下五千年的奮鬥史,更宣告著主流農作物的演變史。

朱由校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動這一演變過程,使得紅薯、土豆、玉米這些外來作物,能夠更快的大範圍種植起來。

農業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國朝的立世根本,倘若連最基本的糧食安全都保障不了,那麼任何改變或發展,無疑是最大的笑話,這就像是空中樓閣一般,風輕輕地吹過,就必然會轟然倒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