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59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個錢謙益啊,最會的就是順杆向上爬。”

乾清宮外,朱由校負手而立,嘴角露出淡淡笑意,看向眼前低首稟報的韓贊周,“反對鹽改就明說嘛,非要扯東扯西,講這些有的沒的,看來這場閣議啊,畢卿要舌戰群儒了啊。”

不過韓贊周卻沒有出言講什麼,反而餘光瞥向了身旁。

“袁卿”

朱由校扭頭看去,見袁世振眉頭緊蹙,就知袁世振此刻的心情,必然是極其複雜且沉重的。

“…臣在。”

袁世振回過神來,忙朝天子作揖拜道。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卿家所提鹽改之策,恐很難透過閣議啊。”

朱由校擺擺手,撩袍朝前走去,邊走邊說道:“而且據朕所想,待這場閣議結束後,只怕朝中熱議鹽改的聲音會很大,甚至會有不少彈劾卿家的奏疏。”

所以在朱由校的內心深處,就清楚大明鹽稅不正常,這裡面有太多的貓膩,內閣那場閣議便說明了一切。

哪怕其先前在兩淮鹽政的位置上,幫助朝廷徵收到不少鹽稅,甚至解決過去不少積弊,可因為得罪的人太多,使得現在很多人都不承認。

袁世振皺眉緊隨,言語間略帶激動,“鹽改是扭轉鹽政積弊的唯一正途,臣所書那封奏疏,將各種問題和弊政都羅列出來了,內閣不該看不出,倘若此事就這般擱置下來,那我朝鹽政將何去何從我朝鹽稅該何去何從”

畢竟這是一次整合鹽政混亂的過程,要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辦好了,那大明就能實現三年崛起,五年外擴,十年一統全球了,可惜這些都不現實。

想到這裡的袁世振當即作揖拜道。

“朕還是先前那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陛下,臣不怕被人彈劾。”

朱由校心裡生出感慨,深邃的眼眸看向韓贊周離去的背影,從他當初召袁世振進京時,提出想對鹽政進行謀改,便知此風一旦放出,勢必會引起很多人的反對,畢竟鹽稅背後的貓膩太多了。

鹽稅的潛力有多大,朱由校是清楚的。

是個辦實事的人啊。

見袁世振這般,朱由校卻話鋒一轉道:“對於鹽政謀改的態度,朕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那就是必須要進行徹改,不然朝廷每年所徵鹽稅根本就不對。”

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袁世振說道:“但有些規矩吧,朕不能輕易破壞,就像責任內閣進行閣議,這是朕給出的承諾,那就要作為表率。”

大明在鹽稅方面的稅收,長期徘徊在一兩百萬兩間,如嘉靖四十一年鹽稅為兩,隆慶二年鹽稅為兩,萬曆三十年鹽稅為兩,而使鹽稅收入出現轉折的,就是袁世振搞出的綱鹽法,這使得天啟一朝的鹽稅開始增多,不過到崇禎朝初期,鹽稅卻經歷一次斷崖式銳減。

從明確要進行鹽改構想時,朱由校就從沒有想過一年半載間,就將積弊已久的鹽稅,給它拉到一個很高的區間內。

“卿家離京一段時間吧。”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到了地方莫要像現在這般急躁,有些事情不是急能改變的,朕覺得卿家在正旦前趕回京就好,朕期待著卿家到時得表現。”

甚至在袁世振還猜想到天子在此期間,必然不會選擇坐視不管的,定然會為鹽改謀勢的。

“具體的謀改吧,朕覺得卿家的思路是沒錯的,先前朕提到的那些問題,卿家也都考慮進來了。”

“臣即刻準備動身!”

一點都不帶手軟的。

除去兩淮、浙江、湖廣、福建等地外,尚有山東、山西、漢中、四川、雲南等地,皆是產鹽較多的地方,這也勢必催生出一個特殊群體,即鹽商!

以小農經濟為主的整體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