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0章 如!意!金!箍!棒! (第2/2頁)

加入書籤

呆小妹一直使用的【業火棍】,有【100】的攻擊,【40】的防禦,以及可有可無的【10】點火焚抗性。

雖說在【仙品】之中,還算不錯的裝備。

但和【神珍】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

這件【如意金箍棒】,擁有高達【135】的攻擊,與【6%】的暴擊率。

甚至連專門的能力,也完全是為了進攻而生。

【獨門妙用:第四段棍勢可永久維持,不再隨時間減削】

這樣一來,頻繁利用四豆招數進攻,便不再是夢。

當然,這套裝備更大的意義,還是它本身的存在。

作為整部《西遊》中出鏡率最高的武器,這件裝備或許沒有特別離譜的能力。

但一力破萬法的魅力,加上大聖本身的存在。

都讓這件武器,成為了與大聖完全繫結的存在。

【屁】:

“前面有幾位朋友,稱呼如意金箍棒是定海神針。”

“但事實上,這個說法其實是個錯別字的誤傳。”

“《西遊》原文之中,其實並不存在【神針】一詞,有的只是【神珍】而已。”

“【神珍】這個描述,實際上是一個廣義概念的名詞,顧名思義,就是神器珍寶的意思。”

“《西遊》中,的確多次將金箍棒稱之為【神珍】或【寶貝】,但其實並沒有提到過【神針】。”

“按照我的推測,應該是悟空將金箍棒變作繡花針藏入耳中的操作,讓不少人將其與定海神珍中的【珍】聯絡到了一起,故而產生了誤傳。”

“根據《西遊》原文中的描述,【如意金箍棒】原本是鴻蒙時期出現的【陶熔鐵】,由三清之中的太上老君所得,並親自用八卦爐所鑄造,煉製成的一根伸縮自如的長棍。”

“而其【如意金箍棒】這個名字,也是由太上老君所取。”

“之後金箍棒被大禹借走治水時,成為測量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因此又得名為【天河定底神珍鐵】。”

“後來,金箍棒便流落於東海宮闕,成為海藏中間聳立的鐵柱。”

“經歷了一段歲月後,塵封在海底的金箍棒逐漸失去光輝,成了黯淡無光的黑鐵,直到孫悟空的出現,至海內尋取兵器時,才發出金色光芒。”

“在悟空從東海龍王處索要兵器時得到金箍棒後, 金箍棒便成為了他專用的唯一兵器。”

“另外,《黑悟空》遊戲中的金箍棒建模,的確是極其考究的。”

“許多人對於金箍棒的印象,應該都是原著第三回中的描述。”

“文中提到過,此棒兩頭分別被兩個金箍鑲住,中間露出一段烏黑之鐵。”

“靠近金箍的地方橫向雕刻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這十三個字。”

“我們所熟知的劇版《西遊》中,基本也是參考了這個描述。”

“但事實上,在後續的劇情中,也提到過金箍棒上的金箍具有紋飾雕工,有蛟龍的特徵。”

“在第六十五回中,原文提到過金箍棒【堅硬金箍蛟龍像】。”

“而在後續的第七十五回中,也細緻描述過它【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花紋密佈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

“如此看來,遊戲中的金箍棒,或許反而更符合原著中金箍棒的模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