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76章 安南收復 (第3/4頁)

加入書籤

香麼華夏人勢力強大,皇帝英明神武,還沒有那些腐朽計程車族世家……不說別的,咱們安南若是華夏土地,且看那占城等國,還敢隔三岔五就來打秋風不

大明人,單憑這名號,說出去都夠那些蠻子抖上三抖!

甭說別的了,安南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領土,咱們要回歸華夏,華夏才是安南的母親,我們離開母親實在是太久了!太久了啊!

這個說法,開始漸漸在安南市井之間甚囂塵上,甚至於,開始有安南人提出了安南不歸,金甌不全,華夏不整的說法。認為安南割據百年,若大明不收回安南,大明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大一統華夏王朝。

甚至於有安南官員和百姓,合寫萬人血書,呈予正在穩定安南政局的周王朱肅。

別敕封什麼安南王了,咱們安南其實也是上國的土地啊!快快把安南收入大明國土,咱們一起嗨皮的迎接盛世吧!

收到這封萬民書,周王朱肅表示萬分驚詫,竟還有這樣的緣由,忙表示自己會上書應天,請求大明皇帝陛下裁量。

於是,一紙奏疏高奏九重天,將這封安南百姓的萬民書給帶到了大明。

老朱早有準備,收到那奏疏的時候,便將那萬民書讓六部、內閣好好討論,甚至將此事給國子監學子們也討論了一番,要好好議一議,這安南,到底該是咱們大明的不徵之國,還是華夏的固有領土

而後,結果非常明顯:眾人都認為安南確實是華夏的一部分,是從唐時,就開始割據一方的華夏勢力。大明此前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前元舊土上,竟是忽視了這麼一塊遺漏的金甌碎片。

我華夏自古以來,便當同舟共濟,絕無分裂之理!

一位叫做黃淮計程車子,寫了一篇文章,其中的一句話,振聾發聵。

我華夏,一個點都不能少!

這一句話有些白話,本不該登上大雅之堂,但卻得到了應天府上下士子官員百姓們的支援。

安南是華夏的,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大明不該在安南敕封什麼安南王,而是應該將其收復回來,好好安置,讓遊子歸家,讓華夏金甌完整!

誰敢分裂華夏,誰就該挨一挨我大明天兵的鐵拳!

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下,收回安南所要承擔的財政壓力、行政壓力,統統都不足為道了。六部和內閣皆向皇帝復旨,建議皇帝收復安南,將其視作我華夏郡治,而不是去敕封什麼安南皇帝,繼續將這已經迷失了百餘年的遊子,繼續分隔出我華夏之外。

洪武皇帝在早朝上,答允了百官所請。

於是,應天城中,歡聲雷動。

聖旨傳到升龍城,安南不再敕封國王,而是收歸大明,由朝廷直轄統治,周王朱肅負責安南收復整治事宜……此訊息一處,升龍城中,忐忑了數個月的安南百姓們,也是歡聲雷動。

更有甚者,甚至於喜極而泣,感動落淚的。

安南遊子在外百餘年,終於迴歸華夏了。

根據朝廷傳來的旨意,朱肅“原復安南古郡縣”,改稱安南地區為交州,依照大明本國的行政區劃模式,設定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接著,朱肅在交州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個縣,以及五個直隸布政司的州,分轄二十九縣,在要地則設十一衛、三所,一市舶司。

徹底打亂安南原有的行政編制,並在交州舉辦了第一次鄉試、縣試、府試,遴選安南有才德之人。

因為士族幾乎全被剷平,這一項政策推行的十分順暢,這些過了對應考試的人,便可以直接在交州擔任基層官吏,一躍成為此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官僚階層。

在原有的歷史上,安南被永樂皇帝收治後,安南的基層官員仍充斥著大量計程車族成員,可以說安南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