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94章 宋濂的規勸 (第3/4頁)

加入書籤

存真,領會先賢真意。那段探尋真理的日子,彷如仍在昨日。”

“一轉眼,殿下連世子都出生了,而我也一人,在世間多獨活了如此漫長的歲月……”

“宋師。”朱肅安撫的攙住了老人。心中有些慚愧。平心而論,所謂新學,他只是打了個頭,搭了一個潦草至極的框架而已。

其中內容,其實是宋濂和劉伯溫二人,翻遍了古今典籍,寫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不斷論證、補完了新學的各色理論,才有了今日新學在大明的這般繁榮昌盛。

可以說,新學可以沒有他朱肅,但不能沒有劉伯溫、宋濂。

新學開拓者的這個名號,他受之有愧,劉伯溫、宋濂二人,才是實至名歸。

宋濂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需攙扶,而是自行坐到了朱肅書房內的客座上,而後道:“說來昔日,殿下方離開大本堂時,老夫亦贈了殿下一本書。”

“那本書,殿下可還留著”

“留著。”朱肅點點頭。“宋師所贈,乃是一本您親自做注的《論語》。我亦時時翻看,時覺受益匪淺。”

宋濂點點頭,道:“那麼殿下可還記得,那一日,老夫將書贈予殿下時,對殿下說了什麼”

朱肅略一回想,道:“自是記得。”

“那一日,宋師囑咐我:仁義禮智信,乃我華夏之德,萬勿忘卻。”

“要我能為天下蒼生計,心中常懷大志,方不負這天授才學。”

說到這,朱肅忽的一怔,繼而若有所思。

“正是。”宋濂撫掌而笑,道:“殿下既仍未忘卻,卻又為何,要推脫太子殿下所請”

“這……”朱肅搖了搖頭,道:“此事,倒未必就要教本王出面。”

“擇一德高望重之大儒,亦可為之。況且,而今朝中民間,流言四起,宋師當亦有耳聞。”

“我無意與大哥爭位,為朝政安定,我……”

朱肅還未說完,宋濂便擺了擺手,道:“殿下當知,陛下欲準安南使節所請,為的並不止是傳播新學,更是為日後,光復安南祖地做籌備。”

“如老夫這般,只知窮經皓首的老朽,我大明自是數不勝數。但如殿下這般,能文能武,又有新學魁首之威望的,又有誰人”

“宋師過謙了……”朱肅道。

“不知殿下是否記得,老夫昔日對你的期望。”宋濂自顧自的說道。“老夫昔日,是希望殿下,能成周公之聖。”

“猶如周公輔佐武王一般,輔佐太子殿下,成就我大明盛世。”

“此為我大明之福,亦是我華夏之福……”

“既如此,殿下且告訴老夫,昔日周公恐懼流言之時,可曾將自己一身才能,束之高閣,任由周朝興滅”

“自是並無。”朱肅還未回答,朱標已大聲道:“周公聽聞流言,更加持修己身,匡扶大周,從未懈怠,終成萬世之名……一心行事,何需顧及流言史書已然有鑑!”

“殿下若是顧念家中,便由老夫去向王妃說明。想來,即便不捨殿下,王妃亦會顧念老夫一點薄面……”宋濂道。

早年間宋濂執教大本堂,徐氏與一眾公主等,亦是與宋濂有師徒之誼的。朱肅搖了搖頭道:“既然宋師都這般說了,那麼,此行安南,學生便去一趟也罷。”

“只是,而今大明國富民強,大哥英武有能,太孫也已然長成。大明已不需要一個繼續建功的周王了……”

“安南此事之後,便與宋師一同,醉心文牘,著書立說,如何”

朱標吃了一驚,正想說什麼,宋濂已肅容道:“殿下還仍年輕,安能出此頹喪之語”

“老夫還能撐得住幾年,等殿下如老夫這般年紀,再來醉心學術未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