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5章 移風易俗 (第1/4頁)

加入書籤

“法統來自百姓……”老朱手指輕敲著膝蓋。

憑心而論,這個路子,其實是十分容易被文人儒生們所接受的。儒家道統與帝皇法統所存在的根本矛盾,便是權力的分潤。

儒家希望能從皇帝手中分化皇權,達到“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目的。而要如何名正言順的與皇帝“共天下”

儒生的方法是,宣揚儒門乃是治世的學問,將儒生包裝成“民意”的代言人,朝臣們打著“民意”的大旗,在朝堂上爭取權力。

而朱肅所提出的,是在法統層面認定了民意的至高無上,明面上,是給予了儒門一件更好的武器,儒生們自然會願意接受。

“如此作為,皇帝恐更難鉗制朝臣。”老朱道。

“嗯。所以才需開啟民智,讓百姓們自己來代表自己的意志,將民意這一層光環,徹底的從官員的身上剝離。”朱肅道。

“官員們只能是公器,是用於盛放皇帝所賦予的權力的公器。一切權力來自於皇帝,而皇帝賦予其權力的根源,就是教其治理好百姓,符合使百姓安居樂業的天命。”

“故而沒治理好百姓,乃是官員之過,與皇帝無涉”老朱挑了挑眉毛。

“我可沒這麼說過。”朱肅道。

老朱再度輕敲著膝蓋,陷入了沉思。將民意從官員身上剝離,而賦予到皇帝的身上,說不定,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不止能夠倒逼皇帝,使其不至於忘記民意,還能使得這些官員從法理上無法再鉗制皇帝……只要當真能將民意這一層光環,從讀書人身上剝下去的話。

“這件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你可以去辦,但,想要徹底扭轉天下人之法統,只怕還要有許多年光陰。”老朱道。

“你和宋濂,要儘早將需教給天下人的東西編制出來,然後送來給咱過目……”老朱道。他想起了這一路上,所看到的工廠,以及農莊等等事物。

“咱這一輩子,也算是做了不少強民富民的好事。若能讓百姓們都承了我朱家的情,這天下自當穩當。”

“正是這個道理!”朱肅撫掌而笑:“民智既開,百姓們知道了官員乃是公器,那麼,只要我朱家本身不行殘民害民之舉,天下自然便可穩如泰山。”

其實有一句話,朱肅瞞著老朱並沒有說。若是大明成功變更法統,所有人都習慣了權力出之於皇帝,而皇帝所為的,乃是民意天心……那麼,只要不受到外敵侵擾覆滅,即便是國內出現了再嚴峻的狀況,皇帝也可以透過度讓權力,來保證大明的存續。

將全部的權力度讓給首輔,統而不治,權力雖來自於皇帝,但實際上實施權力的,卻是首輔……

這種類似君主立憲的政體,或許才能真正的保障朱家的長盛不衰……只是這件事,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對老朱說明了。

老朱同意了為大明重理法統,朱肅心中也覺激動。雖說變更法統之事,非為一朝一夕之功,定然要與開啟民智一事一同齊頭並進。

但大明若是能變更法統,便代表著華夏在政體方面再度領先了整個世界一個大步。而政治體系上的領先,往往也就代表著整個國家和民族據有足夠的進取活力。

這份活力,應當足以使得華夏避免後世近代時的那一幕幕的悲劇,能使華夏民族繼續輝煌更久的時間。

“陛下竟同意了”鬚髮斑白的宋濂,正在租來的小院中撰寫適合用來開啟民智的教材。陡然得知朱肅已經將“變法統”一事向老朱陳明,甚至還得到了老朱的首肯,德高望重的老者一時驚訝忘形,竟是打翻了桌案上的墨硯。

他完全沒想到,這種近似於“給皇權套上民意枷鎖”的提案,竟然當真得到了老朱的認可。

“父皇的心中,是有百姓的。而我大明後世皇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