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章 朝堂激盪 (第2/3頁)

加入書籤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愕然。各自思慮一番後,時任中書省參知政事、未來的大明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出列道:“陛下,想必是陛下多慮了。”

“北元本就已是強弩之末,能戰之兵亦早在數年前,就被我大明將士們殺了個乾淨。如今元庭之中的大軍,不過只是湊數的新兵牧民而已。”

“而我大明此次出征的將士皆為精兵,人人身經百戰,正是最強之時。以一當十不在話下。”

“故而臣認為,藍玉將軍兩度擊潰元軍,並無什麼可疑之處。”

“不然!”劉伯溫摸著頜下短鬚,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陛下真天人也。竟能想到這一層。”

“陛下所慮,臣認為十分有道理!”

“王保保天下名將,竟然如此輕易連敗兩陣,其中必有蹊蹺。”

“以臣看,王保保是想打亂我中路軍‘徐徐進擊,誘其主力’的部署,以佯敗使徐元帥輕敵冒進,而後伏而殲之!”

“此戰若敗,我大明精銳損失殆盡,只怕與元庭即將攻守易形。”

“臣斗膽,還請陛下……早做準備!”

劉伯溫拱手說道。

這次的北征,在大軍出征之前便已經擬定了戰略計劃:徐達的中路軍打明旗號,從正面向元庭首都和林進發。但路上卻要徐徐進擊,給元庭足夠的反應時間。意在吸引、牽制元庭主力。

真正的殺招是李文忠率領的東路軍,東路軍的任務,是在中路軍牽制住敵軍主力的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和林,趁著元順帝不備,覆滅元朝宗廟社稷,永靖蒙古大漠。

甚至,接管大元全境!

若是中路的徐達部輕敵中伏,無法牽制住元軍主力。東路身負奇襲任務的李文忠部隊,因有大漠阻隔,也會無法第一時間得知中路戰局。

必然會因仍按原定計劃突襲和林,而遭遇北元數路大軍合圍!

此戰必敗!

而此戰若敗,元庭則徹底站穩了腳跟。反觀大明,若是中路東路兩部全軍覆沒,則大明軍事實力大打折扣,再也無法窺伺草原。

再嚴重些,元庭還可能再度大舉南下,重演宋末局面!

想到會有如此惡果,殿中群臣不由得都變了臉色。

“誠意伯言重了。”

卻是胡惟庸再度出列,反駁了劉伯溫。

“魏國公(徐達)天下名將,其領兵之能,勝過王保保多矣。其為人又素來謹慎,斷無輕敵冒進之理。”

“還請陛下寬心。臣敢斷言,此戰,我大明有勝無敗。”

“倒是誠意伯如此危言聳聽,臣不知,是否意有所指?”

胡惟庸說著,眼神陰狠的瞥了一旁拱手躬身的劉伯溫一眼。

北征局勢,並非只是事關明元未來局勢,更是和大明朝堂現有的兩個黨派之爭息息相關。

擬定北征計劃之前,朝堂之中,便有主攻和主守兩個聲音。主攻的,是以李善長、胡惟庸等人為代表的淮西勳貴。而主守的,則是以劉伯溫為代表的清流文官。

包括武將在內的諸淮西勳貴認為,蒙元此時已不堪一擊,應點齊兵馬,以雷霆之力踏平元庭社稷,接管包括大漠、草原在內的元朝所有勢力範圍。將大明的榮光散播四方,創下遠邁漢唐的不世偉業!!

而清流文官則認為,蒙元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明已光復燕雲,當學習前朝故智,倚長城與遊牧民族對峙。不宜為了貪圖那些蠻荒之地,鋌而走險。

在之前的爭鬥之中,勢力衰微的清流文官一派主守的聲音,徹底被主攻的淮西勳貴們壓過。大明三路大軍順利出征,清流文官們雖心有牢騷,卻也只能無奈低頭。

但現在,身為清流之首的劉伯溫藉著朱元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