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96章 定音一錘 (第2/3頁)

加入書籤

監生這兩個京城最大的書生團體,俱都成為了朱標決議的反對者——無論是反對朝廷只給北方人開恩科,不給南方人開;還是反對皇帝準備開啟民智,廣設學堂的。總之,對於這項還沒有付諸行動的新政策,“民怨”已經是徹底的沸騰了。

這些士子們的躁動,也使得許多本就反對此事的官員們感受到了“民意”的支援,他們更加積極的上書朱標,要求皇帝收回這一項“亂命”。

雪片般的奏疏遞入皇城,把負責搬運奏疏的福安等太監累的夠嗆。

“這些都是朝中諸位大人們,送上來要勸阻朕的”

看著被太監們如流水般搬進謹身殿、幾乎沒個盡頭的奏疏漸漸堆成的小山,朱標似笑非笑。

“稟陛下,是,是……”福安喘著粗氣道。這幾日,這些官兒如同瘋了一般的瘋狂上疏,陛下留中不發,他們也毫不氣餒。

每日裡上疏越來越多,真真是苦了他們這些負責搬抬的太監。平日裡只需要搬個一趟,現在竟是要搬個十幾二十趟。

福安不年輕了,這幾日搬抬這些奏疏,累的腰痠背痛,在心中已不知咒罵了那些個老學究多少回了。

朱標“嗯”了一聲,坐在上首隨意拿起一本奏疏,這本奏疏,是來自於翰林院的一位翰林的。

上面引經據典,博引眾家,駁斥朱標“單在北邊開學堂”的做法。同時用“國富則貧治”的理論,申斥朱標開啟民智的主張是靡費鋪張,最後則是慣常的危言聳聽,指出皇帝若是一意孤行,日後必然國將不國……

“呵,冠冕堂皇,卻是滿紙荒唐……”朱標合上那奏疏在手中掂了掂,這篇“雄文”洋洋灑灑足足有萬餘字,拿在手中竟是有些壓手。

又看了看那些堆積如山的奏疏,朱標“呵呵”一笑,道:“既然要朕‘國富則貧治’,每日裡上這般厚重的奏疏,著實有些靡費紙墨了。”

“傳旨下去,朝廷各部每月所供筆墨紙硯,皆減少五成,以示朝廷上下節儉之意。”

大明官員上奏疏所用的筆墨紙硯,皆是在朝廷公中開支。減少他們這方面的開支用度,足以讓他們知道皇帝已經對他們上疏內容的不滿。

看過一篇長篇大論,剩下的這麼多如山的奏疏,朱標也懶得去看了。對召進殿中的內閣諸輔臣道:“這些奏疏,就勞煩諸卿好生分類了。”

“是和這一般的,便按老規矩將名字記錄下來,而後留中便好。”

“是。”一眾內閣輔臣,自是遵旨而行。此時朱標的內閣,以直臣道同、羅復仁為首,這些人是陪著朱標許多年的親信,自是不會心向劉三吾那些翰林。

在登基後,朱標又遴選了幾名有才能的年輕人入閣,分別原海事司主事楊士奇、原稅務司尚書顏希哲。這兩人一人是周王朱肅的愛徒,另一人則是自我定位為孤臣的人物,自然也不會和劉三吾等人沆瀣一氣。

四人在政治立場上,都是站在了朱標的一邊,認為推動北方興建官學學堂,從而緩步開啟民智,是大明走向更加富強的必由之路。因此看到這些如山一般的反對奏疏,幾人面上都有著擔憂的神色。道同道:“陛下,而今反對一派已是成了氣候。”

“若是強推此事,只怕困難重重……是否先暫時擱置此事,更加穩妥些”

顏希哲也道:“陛下,而今劉三吾等拉攏官員、士子,聲勢一時無兩。”

“而今士林民間之風向,盡在對方掌握。若是繼續聽之任之,於陛下之大計,實在大為不利。”

“陛下若能允准,臣可出面為陛下拉攏支援大政之人,與劉三吾等人分庭抗禮……待時機成熟,陛下所謀之大事自然便可水到渠成。”

“呵呵,兩位愛卿拳拳之心,朕是知道的。”朱標卻是擺了擺手,拒絕了兩人的提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