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84章 遷移箭臺 (第1/2頁)

加入書籤

雖然遣返了韃靼的一萬俘虜,但朱雄英也沒有想到,他們竟會這樣喪心病狂的不計損失,使用人海戰術來攻營。

韃靼野心極大,他們擅立大汗,不服大明統治,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們是還做著恢復元庭的美夢,想要與大明分庭抗禮的。既然要面對大明這個龐然大物,按中原人的想法,那就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緩積攢實力才是。手下的人手,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是不該在創業之初,就隨意消耗的。

但很顯然,無論是朱雄英還是朱肅,都低估了阿魯臺和本雅失裡,或者說,低估了這些草原貴族本性中的殘忍。

在他們看來,麾下的戰士想要,隨時去徵調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去劫掠,去搶。他們就像是草原上的牧草一樣,吃完一茬,其他地方還有的是。

若能用他們的賤命,換來大明太孫這個籌碼……那簡直太值得了。

眼看朱雄英滿面憂慮,似想親身殺敵,方孝孺忍不住勸道:“太孫殿下,兵危戰兇,您身系社稷,萬不可衝動。”

“常國公身經百戰,且我明軍皆為百戰精銳之師,必能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希直先生,我亦相信,我大明絕無戰敗的道理。”朱雄英道。“可若讓韃靼人突入了營牆,到時,還不知道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價”

“前方可說是危如累卵。二位先生,我欲使人,去前方仔細看看戰況。雖不至於上前線,但我想,或許有我能夠幫得上忙的地方……”

方、解二人聞言,亦不禁為朱雄英這拳拳之心所感。二人本就書生意氣未去,又是在朱肅身邊學的新式儒學,本就推崇的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新式儒生,解縉當先道:“既如此,便由解某去往前方,為殿下一觀。”

“解某亦曾隨周王殿下,在貴州見過戰陣。或能想到一二計策。”

方孝孺與解縉同來,二人本就有著爭鋒的心思,聞言不甘落後道:“方某亦願往。吾在師尊座下,制藝已有數年,師尊所推崇之兵書戰策,亦有所涉獵。”

“朝中總有人言,我等新儒只是嘴上猖狂,若上了陣,也是百無一用。願以此微軀供殿下驅策,若能殺得一二韃虜,也可耀祖光宗。”

“好,好!”朱雄英欣喜道:“二位先生全無理學之儒所蘊陳腐之氣,我今窺見新學之昂揚奮進矣!”

“不過,二位皆是大才,還是該留待有用之身,只是瞭望便可。待知曉了前方局面,再回來我等一同思量對策。”

解縉與方孝孺領命,帶著幾個朱雄英的親衛上前方去了。過了一會從前方回來,解縉頭上的儒冠上,竟還插著一杆箭矢。

“好驚人!好驚人!而今方知萬箭齊發,是怎樣的光景!”解縉心有餘悸道。親衛兵手上提著的盾牌,也插滿了箭矢如刺蝟一般。

“殿下,韃虜好生殘虐,竟以弓箭壓制我等營牆。渾然不顧正在蟻附攻牆的友軍死活。”

“牆上士卒,因無法任意放矢,以陷入短兵相接之境了。”

“什麼”朱雄英急切道。“我等居高臨下,沒辦法以弓箭壓制回去嗎”

“營牆之上,至多隻能站千餘人。韃靼調動許多射手,如何壓制的住”解縉道。

弓手壓制,這就是韃靼人的第四波攻勢了。第三波的刀盾兵頂了上去,完全蹚開了明軍的槍林之後,阿魯臺毫不猶豫的派出了麾下的弓手部隊。草原牧民人人都習騎馬射箭,雖然騎馬無法在攻營時使用,但射箭,卻可用於攻堅壓制。

數萬人,幾乎人人都是弓手,即便仰射有些許劣勢,但又怎及得上人數的壓制

瓢潑而下的箭雨,毫無疑問,給明軍的防守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建營時失算了,該將營牆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