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2章 明君的明,是識人之明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二日早朝,御史臺一眾官員在御史大夫姚賈的帶領下率先上奏,聲稱無論如何都不能放虎歸山。

“項羽舊部只認所謂項王軍令,對朝廷諭令置若罔聞,長此以往必將君不君,臣不臣,屆時陛下天威何在?朝廷法度何在?望陛下為我大秦萬年計,斷不可使其再掌兵權,否則定然後禍無窮。”

“劉邦本是沛縣亭長,吃皇糧而不思報國恩,擁兵附逆,承蒙陛下天恩才得以將功補過,微臣建議,可授其爵,恩養在京畿之地,無詔不得返鄉。”

“蒙大將軍公忠體國,辭呈已於昨日遞到了列卿府,我等商議之後,皆覺甚妥,望陛下恩准。”

......

看著丹陛之下源源不斷的奏章呈遞上來,扶蘇只覺得一陣頭大。

這些御史官員無不是儒家飽學之士,真要與他們辯論,一番引經據典下來,就是聖人在世也得扒層皮。

而且這些人與那何清風之流不同,素日裡敬畏法典,沒有絲毫的僭越之事,算的上是清流錚臣,便是始皇在位時,對於他們也多有無奈之處。

世間多有焚書坑儒之說,用以指責昔日始皇暴政。

實際上,所謂焚書,焚的是六國典籍及六藝之書,而對於醫學,農牧等書籍卻是舉國之力大行推廣。

所謂坑儒,也多是一些民間術士,其傳播一些反秦言論,試圖顛覆大秦政權,這自然是始皇帝不能容忍的。

如若不然,當今的大秦朝堂上,豈會有這麼多的大儒名士位列朝閣。

聽著階下吵嚷不斷,扶蘇只感覺莫名的煩躁,當即出聲喝道:“好了!”

原本熱鬧沸騰的局面頓時便安靜了下來。

“朕再說一遍,東境之事,朕自有安排,至於蒙恬的去留,朕也早有打算,姚大人年老體衰,只怕是難以勝任御史大夫一職,依朕看,早些歸養吧!”

扶蘇冷眸掃過,丹陛之下皆是噤若寒蟬,御史臺眾官員更是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扶蘇,瞠目結舌。

“馮劫,即日起,再有擅議此二事者,一律當斬!”

說罷,扶蘇袖袍一揮,甩下“退朝”二字之後便徑直離去,獨留下一眾官員面面相覷。

下朝之後,扶蘇踱步在長安宮裡,心中依舊是怒氣難消。

“這幫酸腐臭儒,面對著外患束手無措,整起自己人來倒是不遺餘力,還說什麼為了朕好,為了大秦萬年江山計,難不成不聽他們的,我大秦就有亡國之危嗎?”

聽著扶蘇的罵罵咧咧,立在一旁的李佩之則是傻笑了起來,發出的怪聲不禁引得扶蘇側目。

“你這傢伙,笑什麼笑?看朕的笑話讓你很開心是吧?”

那料李佩之卻是捂著嘴擺了擺手,良久才平復了一些心情,開口道:“想當初,陛下在東境上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怎麼到了自己的地盤反倒讓這幫大臣們氣的跳腳?”

聽了這話,扶蘇長嘆了口氣,緩緩說道:“畢竟都是些股肱之臣,總不能都罷黜了吧?再說了,東境上那是沙場征戰,對的是敵人,這些大臣們雖說氣人了一些,但畢竟還是出於為大秦安定所考慮,不一樣的。”

說完,扶蘇這才反應過來,看著李佩之忍不住笑出了聲,“好小子,你倒是會安慰人。”

“陛下仁德,這樣的道理豈會想不明白,只是當局則亂而已,末將也只是稍加提醒了一下而已。”

看著李佩之嘿嘿傻笑的樣子,扶蘇心中怒氣頓時便消了大半。

“啟稟陛下,蒙大將軍率劉邦、韓信、項羽三人請見,現已至宮外。”

“召他們進來。”

說罷,扶蘇看向李佩之,給了他一個眼神,李佩之頓時收斂了笑臉,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會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