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章 司馬君緣決心和太子同舟共濟 (第2/2頁)

加入書籤

太子陳顧回哪知曉司馬君緣的這番心思。待西元將那把製作精良、木質溫潤的古琴取來後,便下令二人開始比試。

比試之前將太學裡專門教“禮樂”的蘇太傅請了來做裁判。“禮樂”一向在太學裡不受重視,而這蘇太傅又是一個“琴痴”。這次受太子所邀,又聽說能看到太子收藏的古琴“繞樑”,於是欣然前往。

蘇太傅前來帶了兩個樂器:一個是琵琶,一個是玉笛。供二位選擇。這笛子不如琵琶音色豐富多變,所以三皇子首先選了琵琶,於是司馬君緣就拿了剩下的玉笛。

比試開始,三皇子率先登臺。他懷抱一把琵琶,琵琶身如明月般優美,弦絲泛著金光。他輕撥琴絃,彈奏一曲“塞上曲”,指法嫻熟靈巧,旋律優美動聽,如潺潺溪流般淌入眾人耳中,引得眾人紛紛點頭稱讚。然而司馬君緣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地拿起一支玉笛,笛身晶瑩剔透,溫潤如玉。他先是深吸一口氣,而後緩緩吹奏,其樂音婉轉低迴,飽含深情,彷彿能穿透靈魂,觸動人心最柔軟之處。他的演奏不僅技巧爐火純青,更在情感表達上細膩入微、絲絲入扣,讓在場之人皆沉浸其中,如痴如醉。蘇太傅聽到司馬君緣的笛聲,大為驚訝,這不就是失傳已久的《折楊柳》嗎?這《折楊柳》一直是傳說之中,只在李白的詩《春夜洛城聞笛》中有記載。蘇太傅只在小的時候,跟隨太爺爺拜訪“樂聖”師曠時,聽他用古琴彈奏過。距離今天也有將近六十年了,後來“樂聖”離世,這曲子再也沒有現世過。蘇太傅聽完久久不能回神,走到司馬君緣身邊,問道:“請問你怎麼會這首曲子?”司馬君緣拱手道:“這是家母小時候給自己唱的兒歌。”“令堂芳姓大名。”司馬君緣回到:“家母姓師,單名也是一個師。”聽到此姓,蘇太傅明白了幾分,問到:“師曠大師,是你何人?”司馬君緣回覆道:“是學生的外祖父。”蘇太傅二話不說,轉過頭對太子陳固會說:“此次比試,拔得頭籌者必然是司馬伴讀。”這當然都在太子陳顧回的意料之中,上一世他就知曉司馬君緣的母親,來自於世代宮廷樂師的河東師家,其外祖父更是盛名在外的“師曠”,此次比試太子陳顧回一方面想借此機會讓學堂之人不要小瞧於司馬君緣。另一方面這個古琴其實為一對“餘音”和“繞樑”兩把,本都是師家所藏,但是因為前朝戰亂“繞樑”丟失。陳顧回特意藉此機會講此琴物歸原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