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八十五章領命北上 (第1/3頁)

加入書籤

</dt>

碼頭上,曹化淳,史可法,張名振等人早已在此等待多時,眾人均是臉色凝重,尤其是曹化淳,望著眼前的這一支龐大艦隊,眾人的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三人心中滋味和感受,各不相同。

張名振是因為再遇故主,而心神激盪不已,他隱隱感覺到,趙無忌的此次出征,很有可能自己也會參與,要不然史可法絕不會平白無故就招呼自己一同前來,到這裡迎接趙無忌。

史可法則望著遠處高大戰艦的甲板上,那個有些模糊的熟悉身影,心中除了故人相見的熱情,更多的便是深深的欽佩。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明白局中人的不易。

趙無忌擔任青州知府時,可謂是大權獨攬,一手遮天,凡事皆是獨斷專行,很少聽取別人的意見,當時作為同知的史可法,對趙無忌的此種做法頗為腹誹,覺得他抓權太過。

然而當史可法自己接替趙無忌,擔任知府,主政青州府時,他這才慢慢地感覺到了趙無忌對於青州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究竟繼承了怎樣的一筆龐大財富。

與大部分北方的州府不同,青州府所有的府縣,財政狀況都是盈餘許多,各地百姓也都是安居樂業,到處都是一副興旺發達的景象,商賈雲集,外地百姓紛紛搬遷來此。

史可法執政初期,也曾想對趙無忌留下的這些東西做一番改動,但是折騰了一頓下來之後,他方才發現,保留原有的規章制度和趙無忌留下的一切,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趙無忌已經把一切都已經弄得井井有條,史可法最後才明白,自己只需蕭規曹隨,照貓畫虎即可。

青州府這幾年裡,繳納朝廷的稅收和糧食都是年年增長,治下各地亦是一片太平安康,路不拾遺。

史可法本人在吏部的考核中,每年都是名列前茅,被朝中很多大臣認為是將相之才,並將其視為幾年後入閣的熱門人選之一。

然而史可法心中清楚,這一切的開拓者,栽種下果樹的人,乃是趙無忌,而他只不過是恰逢其會,恰好在果樹成熟,可以收穫的時候,主政青州而已。

是以他看向遠處少年的目光,欽佩中,又帶著一絲絲的敬仰。

能者為尊,史可法不得不承認,除了在兵事方面,趙無忌在內政方面的才華,也已超出自己許多。

而曹化淳的心中,則有些忐忑不安,還有些患得患失。

趙無忌增援遼東的舉動,崇禎起初是非常反感和牴觸,他對趙無忌的戒備和猜忌,作為崇禎身邊的親信太監,曹化淳自然是心知肚明。

然而現在,遼東局勢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軍一戰擊殺十餘萬明軍,此舉幾乎已經敲響了大明王朝的喪鐘。

大明王朝,如今已經到了最為危急的時刻。

若是說起初明軍佔據優勢時,趙無忌率軍北上的行為算是錦上添花,而如今明軍十五萬大軍灰飛煙滅時,趙無忌若是能依舊堅持進軍,那便是雪中送炭。

錦上添花的人一直都很多,但雪中送炭的人很少。

更何況,若不是崇禎心急,過早催促洪承疇進軍遼東,原本應該出現的局面應是洪承疇十五萬大軍聯手趙無忌,共同對付皇太極率領的清軍,不問可知,這麼做,明軍的取勝希望才是最大。

但是現在,十五萬大軍分崩離析,山海關外,寧遠城孤孤零零,不到兩萬人的明軍潰兵被清兵分別包圍在杏山,塔山,松山三個小城,隨時都有被清兵各個擊破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曹化淳設身處地的想,若他自己是趙無忌,面對此情此景,唯一能做的,便是掉頭而走。

現在去遼東,已經不算是增援,幾乎與送死無異。

曹變蛟記得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