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十三章東林黨 (第1/2頁)

加入書籤

</dt>

趙無忌放話不參加鄉試,原因當然不是他表面說的那麼冠冕堂皇,真實原因是,他還不會寫八股文。

雖然這個身體的前任是個神童,小小年紀就考取了秀才,但是這身學問本領沒有給趙無忌留下多少,透過科舉出仕這條路,趙無忌早就已經不打算走了。

但是在外人看來,趙無忌這次可真是白白錯失了良機,尤其還是李府尹那麼看好他的情況之下,南京城內的老百姓,很多人都替趙無忌感覺惋惜,這麼有才學的人,而不能為朝廷所用,既是他自己的損失,也是朝廷的損失。

尤其趙無忌的名聲甚好,他帶頭安置難民,帶著一群難民幹得風風火火,硬是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個異常富裕的趙家莊,如今趙家莊附近,十里八鄉家裡有女兒的,都託人找關係想嫁到趙家莊去,無他,趙家莊如今太富裕了。

不看別的,就看趙家莊外面那些新建的房屋,清一色都是嶄新的紅磚大瓦房,家家戶戶每家最少都養了二十多隻雞,有些專業養雞的甚至幾百只一起養,趙家莊的工匠和家丁們,薪水都很高,基本加上獎金每人每年差不多能拿到四十多兩銀子。

所以很多有識之士,已經把趙無忌視為擁有經天緯地之能的大才,古人云,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趙家莊的興起全賴趙無忌一人之力,趙無忌已經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他可以帶領一莊的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那麼如果把他放在知縣的位置上呢?他會不會帶領一縣的百姓走上富裕之路呢?如果再把他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呢?

但是如今趙無忌竟然自絕出仕之路,實在是讓很多有識之士扼腕嘆息,慨嘆明珠蒙塵,英雄埋沒。

比如錢謙益,老頭當年也是曾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大員,作為曾經的禮部侍郎,東林黨的領袖之一,聽聞趙無忌退出鄉試的訊息,他也替趙無忌覺得可惜,覺得這麼一個人才埋沒民間實在是太可惜了。

思前想後,老頭竟然想效仿三國時的司馬徽,向朝中的往日同僚推薦趙無忌出仕,就如同司馬徽推薦臥龍鳳雛二人一般。

於是憑著自己的慶記股東身份,藉著考察的名義,錢謙益去了一趟趙家莊,而他看到的趙家莊的富裕景象,更加堅定了他的認識,趙無忌乃是個大有才能的賢才,於是在與趙無忌單獨見面時,隱晦地向趙無忌提起自己有意向朝廷舉薦他的意思。

奈何趙無忌或是聽不懂,或是真心不想出仕,任憑錢謙益如何暗示,他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接錢謙益的話茬,弄得錢謙益只好鬱悶而歸,從此就斷了這番心思。

其實,錢謙益的意思,趙無忌聽得很明白,他之所以沒有開口答應,是因為他對東林黨的印象很不好,他雖然也想出仕,但是不想和東林黨扯上關係。

歷史上,很多人談及魏忠賢,就認為他是奸人,是邪惡的一方;談及東林黨,便認為東林黨是正義的一方,是忠臣,難道事實果真如此嗎?

趙無忌的看法恰恰相反,兩派人馬沒有一個是好人,但是相對來講,魏忠賢還是要比東林黨對國家更有利一些。

眾所周知,如今大明朝廷入不敷出,然而,在魏忠賢倒臺以前,大明的財政狀況一直良好,每年都有盈餘,魏忠賢死的時候,還給崇禎皇帝留下來兩千萬兩銀子的盈餘。

魏忠賢作為侍候皇帝的太監,他深知只有皇帝的信任,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所以凡事大局上都是為國家考慮,所以他雖然撈錢,但是給皇上帶來的稅收更多,所以魏忠賢活著的時候,雖然大明也在與後金交戰,將士們卻從來沒有缺少過餉銀,也並未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然而代表地主縉紳利益的東林黨人上臺之後,這一切都變了,滿口仁義道德的東林黨人,以國家不能與民爭利為藉口,把魏忠賢當初設立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