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十三章獎賞 (第1/2頁)

加入書籤

</dt>

聽了溫體仁的話,崇禎心中高興,笑而不語,戶部尚書候恂說道:“溫首輔所言極是,且看他安置難民之事,便可看出此人頗具才幹,且又有報國之心。”

崇禎說道:“魏國公等人保舉趙無忌為官,這個事情,你們怎麼看?”

兵部尚書張鳳翼說道:“這個全憑皇上聖心獨斷,不過……”

崇禎眉毛一挑,看了他一眼:“張尚書,不過什麼?”

張鳳翼字斟句酌地說道:“老臣聽聞,最近京城之中有人傳言,說道趙無忌假造祥瑞,企圖騙取官職,又有人認為趙無忌沒有參加科舉,如果給他授官,會讓參加科舉計程車人們不服。”

崇禎哼了一聲:“總有人想搞一些見不得人的動作,這地瓜和土豆的產量可是實實在在的,並有魏國公等人當場所見,何來假造?難道魏國公,李誠德他們也和趙無忌一起造假嗎?”

張鳳翼說道:“這都是一些市井愚民的胡亂傳言,不足為懼,老臣以為,趙無忌雖然立下大功,又有魏國公等人保舉,但是若是給他的官職過高,恐怕參加科舉計程車人們不服啊。”

崇禎說道:“趙無忌才華驚人,朕打算讓他進翰林院,歷練幾年,未必不是又一個我朝的張居正。”

張居正乃是萬曆年間的重臣,勇於任事,才幹過人,他擔任首輔時,大明海晏河清,朝廷富裕,百姓安樂,邊境和平,可惜他大權獨攬,最終為明神宗所猜疑,他死後,明神宗聽信讒言,公佈張居正四大罪狀,下令抄家,家屬或餓死或流放,直到天啟皇帝時,才為他平反。

崇禎自登基以來,常常感到身邊都是無能之輩,他對張居正的印象非常好,曾說過:“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的話,意思就是對身邊輔政大臣的不滿,期待能有一個像張居正這樣的良相,挽救大明如今的危局。

溫體仁聽了崇禎的話,不由得心中有些嫉妒,他略一沉吟,心裡便有了主意,急忙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如此。”

崇禎嗯了一聲,訝異地望向溫體仁,溫體仁說道:“皇上,翰林院向來是由一甲進士才能進入,趙無忌未參加科舉,皇上授官於他已屬破格,若再讓趙無忌入翰林院,只怕天下士子不服,若是生出事端,反為不美。”

張鳳翼也說道:“溫首輔言之有理,若是被有心人煽動,極易生出事端,士子鬧事,非同小可,陛下要慎重考慮啊。”

崇禎皇帝一想,兩人說的也有道理,一時便躊躇起來。

溫體仁說道:“皇上,趙無忌如今宛如一塊璞玉,還需要反覆打磨,他才能真正成為一塊珍貴的玉器,皇上大可外放趙無忌,使其主政一方,先培養他的經驗,讓他真正地熟悉政務,幾年之後,他若做出了成績,皇上再召回他,重用於他。”

吏部尚書李長庚也說道:“臣附議溫首輔,趙無忌如今雖有才華,卻缺了歷練,若是能去外地增長一些經驗,想必對於他的成長,也是有利的。”

崇禎問道:“那溫首輔有什麼好主意呢?”

溫體仁說道:“臣以為,趙無忌乃是最熟悉這高產作物之人,不如使他主管一方,在其管轄的所在,大力種植這兩種高產作物,以為試驗。”

“老臣剛才詢問趙無忌,如此高產作物,只種植了四畝,數量未免過少,難以服眾,若是能在更大範圍內證明高產,那時才是向我大明推廣種植的時機。”

崇禎看向吏部尚書李長庚:“李尚書,你是主管吏部的,你看外放趙無忌到哪裡比較好?”

溫體仁偷偷給李長庚使個眼色,李長庚會意,他佯做想了一會,說道:“延安府葭州道下,神木縣知縣空缺,不如令他知縣神木吧。”

崇禎皺了皺眉:“沒有其他地方了嗎?知縣之位有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