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四十一章君臣生隙 (第1/3頁)

加入書籤

</dt>

如今趙無忌總督山東兵馬,吳三桂所部正在山東境內,歸屬趙無忌指揮乃是再正常不過之事,所以高起潛便主動把對吳三桂所部兵馬的指揮權讓了出去,讓吳三桂依舊去尋趙無忌。

大感驚訝的吳三桂失望之餘,只得怏怏不樂地再度前去投靠趙無忌,不過很快他便聽說了趙無忌一直在率軍緊追皇太極的主力部隊,得知訊息的吳三桂被嚇得魂飛魄散,於是便故意在路上反覆拖延耽擱,幾天的路程硬是走了十多天還沒到。

直到今日聽聞趙無忌在德州擊敗清軍,皇太極敗走,吳三桂這才加快速度,率領手下騎兵趕到了德州。

看著面前一臉誠懇之色的吳三桂,趙無忌心中也犯了難,對方畢竟是主動前來投效自己,雖然也可以趕走他,但訊息傳播出去,難免會被人誤會自己沒有容人之量。

考慮到吳三桂手下的三千鐵騎戰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實力比徐彪手下的三千騎兵還要強上幾分,便是不直接上陣,拿來以壯聲色也是好的。

於是趙無忌便勉為其難地收下了吳三桂,雙方心照不宣地一番哈哈哈哈之後,吳三桂便告辭離開,去附近找結寨的地方去了。

吳三桂走後,明軍營寨內又迎來了兩位來自京城的欽差,兩人出發時間本是有先有後,但因一路上的戰亂兵火,耽擱之下,最終兩位欽差竟然陰差陽錯地同時到達此地。

於是趙無忌便擺下香案,準備迎接崇禎皇帝的旨意。

崇禎皇帝在第一份旨意中,宣佈了對擊敗嶽託,斬首九千清兵這一役的獎賞,陳國寶,李定國均因功被升為參將,劉芳亮,劉文秀則被升為遊擊將軍,其他將士也皆有封賞,唯有身為主帥的趙無忌兩手空空。

除此之外,在肯定了明軍擊敗嶽託的功績後,崇禎皇帝語氣嚴厲地繼續催促趙無忌儘快與清兵決戰,救出德王朱由樞。

內心一片惶恐不安的趙無忌接下了第一份旨意,緊接著便開始迎接崇禎派來的第二個欽差。

第二份旨意是在第一份旨意的三日之後發出,核心內容依舊只有一個,便是催促趙無忌儘快進兵,前去拯救德王,崇禎更是在旨意中言明,五十萬百姓他自會派遣洪承疇和孫傳庭前去救援,並以趙無忌兵力較少,不是皇太極對手為由,命趙無忌放棄皇太極,只需去迎戰多爾袞,救出德王。

兩位欽差離去後,趙無忌的臉色有點難看,大帳中,剛才一起陪同趙無忌接旨的諸將則各有心思。

吳三桂心中有些幸災樂禍,不知道為什麼,看到趙無忌吃癟,他就覺得特別開心,他早年曾因長相俊美,勇猛善戰而得了一個遼東趙子龍的美譽,然而在處處壓他一頭的趙無忌面前,他頗有些自慚形穢。

自己引以為傲的勇猛善戰,在趙無忌面前也是不堪一提,起碼吳襄吳三桂父子這些年殺掉的韃子數目也才不過幾百人,跟趙無忌的戰績比起來相差太多,再論文采,趙無忌也能甩他十條街。

幸災樂禍之餘,吳三桂也有些羨慕趙無忌手下的這些將領,幾年前,陳國寶,李定國,劉芳亮等人皆都是籍籍無名之輩,自從跟了趙無忌之後,短短數年時間,人人都是名動天下,宇內聞名,更是接連不斷地加官進爵。

李定國千里奔襲遼東,攻破滿清前都城,以及劉芳亮率領五百騎兵,全殲瑚什三千清兵的事蹟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

尤其是李定國,率一偏師浮海而去,在滿清腹地到處突襲,攻破東京城,拯救數萬大明和朝鮮百姓,又攻取旅順口,將這座堅城和良港再度收歸大明麾下。

李定國因其輝煌戰績,已有人拿他與當初的大明第一良將曹文詔相比,將他視為新一代的大明第一猛將。

這個時候,在清軍入侵時半點戰績也無的關寧鐵騎儼然已經成了百姓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