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八十九章馬車公司的意義(下) (第1/2頁)

加入書籤

</dt>

“這不就對了麼?”趙無忌笑著看著兩人,“那我再問你們,這些人透過工作得到的薪水,雖然溫飽無礙,亦足以養家餬口,但是他們的薪水應該不會特別高吧?”

二人又點了點頭,承認趙無忌說的不錯。

趙無忌手下僱傭的這些僱員,嚴格來說,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那些掌握了核心機密,負責製造如玻璃,水泥等產品的工匠師傅,他們的薪水比較高,但是同時他們全部都和慶記或是和記簽訂了一筆長達十年以上的契約,在這段時間裡,由於保密的需要,他們不能外出,只能生活在飛馬嶺內,生活在趙無忌為他們建造的生活商業區內,與外界隔絕。

另一部分是那些不涉及到核心機密的工匠和僱工們,比如說挖礦,運輸,銷售等等的人員,他們的薪水相對要低一些,因為沒有什麼保密的需求,所以相對也更加自由,跟普通的僱工一樣,每日早出晚歸地工作著,可以自由活動。

“寧人,你看,你要擴大工坊規模,那這些工坊,比如不涉及到保密的製衣工坊,煤炭工坊,以及那些要擴招的運輸工人等等,他們的薪水也不會很高。”

“既然他們的薪水不高,那他們肯定是沒法像那些土司和富商一般,掏出幾千兩,在飛馬嶺購買一處住宅,對也不對?”顧炎武二人想了想,再度點頭承認趙無忌說的是事實。

“好了,那我問你們,他們在這裡工作一天後,晚上他們去哪裡睡覺?”

“這,”夏允彝遲疑了一下,沒有馬上作答,答案很簡單,既然這些人都買不起飛馬嶺的高價住宅,那他們晚上便只能離開飛馬嶺,回到在飛馬嶺外面的家中休息。

“所以本官要建立公共馬車公司,正是為了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啊,讓他們可以安心地在飛馬嶺這邊賺錢,養家餬口,有了公共馬車,他們才能正常通勤。”

“節省了他們上班時花費路上的時間,那飛馬嶺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才會有更大的吸引力。”

“這個,敢問大人,這‘通勤’又是什麼意思?”顧炎武有些迷惑地問道。

通勤這個詞說起來,乃是來自於日製漢語,指的是從家中往返工作單位的過程,通勤是工業化社會必然會出現的現象。

眾所周知,倭國,朝鮮等國的語言受華夏語言影響很深,直到後世,倭國的語言中還留存著大量的漢語單詞,至於韓國雖然後來廢除了漢語,但在學生基礎課中,兩千多個常用漢字依舊是他們的必修內容。

在發展和演化,融合中,相應的,也便出現了日製漢語。

工業化社會,會使得大量人口集中在工廠之類的場所進行勞動,這種現象是以前的那種小農經濟時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小農經濟的時候,農民經常在自己住所附近種地,路上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

但是工業化社會時期,人們為了生活,就必須前去遠離家門的地方去工作。

而有了公共馬車,就能方便他們上下班,替他們節省上下班途中花費的時間,這也是後世有很多國企單位會有自己的通勤車,用來運送職工上下班。

趙無忌解釋之後,夏允彝兩人原本也極是聰明,當即一點就透,明白了此事的意義之後,眾人頓時便對組建馬車公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眾人就近尋了個空閒的房屋,一人一把椅子,便興致勃勃地討論起公共馬車的製造方案來。

說是討論,其實基本方案趙無忌心中已經有了,只不過他還不能確定自己是製造雙層馬車好,還是單層馬車好。

雙層馬車,具有上下兩層的空間,所以能容納更多的人,但是重心也比較高,相對單層馬車來說,如果馬速過快的話,就比較容易側翻。

單層馬車坐得人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