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二章曙光在望 (第1/3頁)

加入書籤

</dt>

眾目睽睽中,長相一般,衣著普通,留著兩撇小鬍子的大舌頭中年落魄書生,侃侃而談。

“原因就在於,月港此地,原本便不是一個海港,而是個內河港口,是九龍江的入海口。”

“九龍江流,滔滔江水,源源不斷地將上流的泥沙帶到港口裡,造成日復一日的港口淤塞,任其發展下去,不出數年,將來所有前來月港的海船,都會離不開牽引船的拖曳。”

“而更多的大海船,則由於水深太淺,便是使用牽引船,也無法駛入港口。”

說到此處,趙無忌轉過身來,望著其餘九名士子,問道:“不知諸君,口口聲聲說要發展月港,那在下敢問諸君,可有解決港口泥沙淤塞的良策?”

被趙無忌滿是嘲諷語氣所激怒的其餘九位士子,臉上露出憤怒表情,紛紛開動腦筋,準備出言反駁此人的胡說八道。

然而皺眉思索片刻後,卻無一人能站起身來,駁斥趙無忌。

這港口淤塞的問題,自古以來便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問題,因為這是屬於大自然正常的地理變遷,想用人力去改變,以這個時代的古人來講,可以說是基本不可能。

歷史上,黃河曾改道多次,幾乎是每十幾年,便會改變一次河道,原因就在於黃河中的泥沙太多,淤塞之後,將水底漸漸抬高,而後河水溢過江堤,沖毀江堤,改道他處。

所以華夏曆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有專職治理黃河的官員。

九龍江將上游的泥沙混在江水中,帶到月港這個出海口來,然後泥沙又逐漸沉澱下來,最終堆積在港口裡,造成淤塞,整個過程,全部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人力也無法對此施加任何的影響。

當然治理淤塞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以人力將港口內水底的泥沙挖出來,運到別處。

且不說在沒有電力機械的古代,想要挖沙需要耗費多少數以萬計的人力和時間,就說月港目前的情況,也無法採用人力挖沙的手段。

月港在這個年代,就是大明最繁華的進出口港口之一,無數大明的貨物從這裡出發,前往外地和番邦,而也同樣有無數來自其他地方的香料,銅錠,布匹棉花等等貨物,被大海船運到這裡。

這樣一個異常繁忙的海港,根本就沒有空間和時間留給挖沙船,一旦開始挖沙,必然會對進出月港的海船造成巨大影響,極大減少進出的海船數量,嚴重影響海商們的收益。

所以說,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九位士子們起初覺得這個問題簡單,不就是堆積了一點沙子麼?人心齊,泰山移,泰山都能移動,挖這點沙子算的了什麼。

但接下來再往下想,卻越想,他們便越覺得這問題困難乃至無解。

搬山還好說,起碼是在地上,可輕易調遣人手;

挖沙可是在水裡,水下十幾米的地方,普通人如何在水下呼吸就是個大問題,若是在船上,用工具挖,速度慢不說,還會影響港口內的交通。

速度慢導致挖沙時間長,影響交通則會影響前來月港的海船,若是當真這麼‘治理’,只怕反而會提前讓月港衰敗下去。

所以越想下去,眾人的眼神便越是絕望,而看向那個中年書生的目光中,也充滿了無窮的不甘和嫉恨。

難道這人說得沒錯,我等九人,果然是垃圾?

半晌之後,權貴之子站起身來,皺眉望向李泰文身後的中年人,“劉管家,我等皆知,你是李會長的左膀右臂,心腹之人,你且如實地告訴我等,月港港口,果真存在淤塞現象麼?”

眾人頓時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李泰文身後的中年男子。

這人姓劉,是李泰文的大管家,對李泰文一向忠心耿耿,做事也極為得力,月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