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四十八章財政窘境 (第1/3頁)

加入書籤

</dt>

歷史總是帶有自己的慣性,該發生的,最後總會發生,歷經打擊,飽受摧殘的周鍾,最終還是如歷史上一樣,成為了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為明清時期的官職,庶吉士為皇帝近臣,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為皇上講解經籍,成為庶吉士,既可以接觸到朝廷中的大事,歷練本事,又能時常和皇上相處,加深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印象,為自己將來的仕途打下堅實的基礎。

朝廷中的內閣輔臣,也經常會從庶吉士中挑選,所以說,成為庶吉士,乃是一條能夠快速獲得升遷的終南捷徑。

拋開為人不提,單以學問而論,周鐘的學問還是非常不錯的,再加上崇禎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對這個長相不俗,文采不錯的年輕人印象很好,也有意磨鍊栽培他,是以最近一段時間,周鍾經常能參加到這種內閣輔臣級別的朝議之中。

歷史上的周鍾是透過科舉而獲得庶吉士一職,而在這個平行時空裡,周鍾卻是靠著國舅周奎的舉薦,而得以成為天子近臣。

周鍾雖然是靠著無節操地巴結逢迎周奎得以上位,但在崇禎面前,他則又是一番模樣。

崇禎平時就某事徵詢群臣意見時,與唯唯諾諾的眾人不同,周鍾很敢說話,經常做出一副耿直的樣子,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諱,旗幟鮮明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這讓崇禎對他很是欣賞。

雖然有時周鍾也會說錯話,但崇禎對此並不在意,年輕人犯點錯誤,不是很正常的麼?他的‘耿直’讓崇禎很欣賞,甚至拿他當做錚臣看待。

面對一旁德高望重的禮部尚書蔣德景,周鍾毫無懼色,對著崇禎侃侃而談。

“皇上,臣聽聞,士氣宜鼓而不宜洩,而今我朝十五萬大軍齊聚寧遠,九邊猛將雲集於此,將士士氣高漲,以此強軍擊敗滿清,並非難事,前日洪大人擊潰來犯的滿清英親王阿濟格便是明證;

而洪大人一味死守不出,徒然靡費我方士氣,於戰局並無半分裨益,臣附議陳閣老所言,此戰當速勝,不宜多拖,否則定然生變,對我大明不利。”周鍾慨然說道。

戶部尚書李待問皺著眉看著周鍾,周鐘的偽裝,瞞得過崇禎皇帝,卻瞞不過在宦海沉浮多年的李待問,李待問覺得面前的這個年輕人,愛說大話,表裡不一,表面裝出一副慷慨大義,鐵骨錚錚的樣子,其實他的一切言行,全都在揣摩聖意,迎合崇禎的想法。

他覺得周鍾剛才的一番話,看似蠻有道理,其實都不過是在紙上談兵,他覺得周鐘不但是個表裡不一的小人,還是一個繡花枕頭,外面看著不錯,其實裡面就是一包草。

李待問輕咳一聲,邁步出列,對崇禎稟道:“皇上,洪大人統率手下士卒,九年剿匪,輾轉於陝,甘,寧,豫等地,所過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謂軍功累累,戰績輝煌,皇上,臣以為用人當不疑,疑人則不用,既然皇上已拜洪大人為帥,此番徵遼之事,便應由洪大人一力決之,切忌隨意干涉為好。”

李待問表明了支援蔣德景的態度。

崇禎看著這邊的蔣德景,李待問,又看看那邊的陳新甲和周鍾等人,他的心中宛若一團亂麻般,不知該如何決斷。

默然沉思半晌,崇禎在心中也慢慢地有了主意,他覺得李待問說的不錯,心中還是傾向於支援洪承疇,因為洪承疇已經用以往的戰績證明,目前他依舊是大明最優秀的軍事統帥,崇禎覺得自己最好還是選擇相信他。

崇禎輕咳一聲,目光在群臣的臉上一一掃過,看著眾人神色各異的臉色,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崇禎正待開口之際,兵部尚書陳新甲再度出列。

“皇上,非是臣不相信洪大人,實在是我軍此戰,除速勝一途,再無他路。”陳新甲開口便是驚人之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