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八十五章禍水東引 (第1/2頁)

加入書籤

</dt>

其實趙無忌很想借這個機會整死高起潛,為盧象升掃除將來的後顧之憂,畢竟歷史上,盧象升就是因為高起潛見死不救而敗亡,當時盧象升正被後金重兵圍困,而高起潛手握數萬關寧鐵騎近在咫尺,卻沒有出兵援救盧象升所部,結果寡不敵眾之下,盧象升被後金主力圍攻以至身死。

當時的局勢,高起潛若是盡起手中大軍,與盧象升的天雄軍前後夾擊後金兵馬,那就可能是另一個結果,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手擁重兵的高起潛,眼睜睜地看著盧象升的部隊,在不遠的地方,被後金軍隊團團包圍攻打,最終炮盡矢窮之下,盧象升不得不親自率領親衛向數倍於己的敵軍發起敢死衝鋒,盧象升連續砍死數十個後金韃子,最終力不能支,身中四箭三刀,馬革裹屍,壯烈殉國!

盧象升死的時候,甲冑下面還穿著麻衣白網的喪服,因為當時他還在為他的父親服喪,史書記載,盧象升死訊傳來後,三郡之民聞之,痛哭失聲,聲震天地。

後世曾有人言,明之亡,起於孫高陽之退休,而成於盧忠烈之死敗,可見盧象升之死對於當時大明王朝造成的深遠影響,而後世也有人拿盧象升與南宋的名將岳飛、韓世忠等人相比。(這裡的孫高陽,指的是孫承宗,河北高陽人,曾任遼東督師,兵部尚書,他又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關寧錦防線就是在他手中修築而成。)

所謂唇寒齒亡,盧象升死後,獨自面對後金大軍的壓力,高起潛的大軍最終也不戰自潰,唯恐皇上責怪自己,高起潛還把戰敗的責任都推到了盧象升身上,指責他不聽指揮,輕軍冒進,以至潰敗,導致了整個戰局的失利。

所謂一物降一物,面對文臣,作為天子家臣,高起潛的背後有皇帝為依仗,而趙無忌為皇上建立和記,為皇家理財賺錢,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半個天子家臣,他的背後,也有皇帝的影子。

高起潛作為天雄軍的監軍,他的任務就是制衡盧象升,所以他可以跟盧象升唱對臺戲,而盧象升也不能把他怎樣,但趙無忌就不同,高起潛並非趙無忌的監軍,而趙無忌也不怕他,既然大家的背後都是皇帝,那就只能比誰的拳頭更大一些。

所以高起潛對上趙無忌的時候,很有些無計可施、處處受制的感覺,趙無忌當眾暴揍他,但是打了又如何?趙無忌的囂張跋扈就連皇帝都知道,就算崇禎將來聽說此事,恐怕也只會不痛不癢地呵斥趙無忌幾句了事,不會深究。

真要崇禎在趙無忌和高起潛中二選一,那崇禎肯定選趙無忌,趙無忌能治政能打仗,還能賺錢,而高起潛不過就是一條忠狗,最多不過是一條好用的忠狗而已,這樣的狗,崇禎要多少有多少。

高起潛的頭髮胡亂地散在肩上,一隻眼睛被趙無忌打得青紫,右邊的臉頰也腫了起來,鼻子和嘴巴正在淌血,這模樣,要多悽慘有多悽慘,此刻,他只是用可憐巴巴地眼神看向趙無忌,眼中盡是哀求之意,希望趙無忌能放過自己,若非此刻圍觀者眾多,只怕他早已跪下向趙無忌磕頭求饒。

趙無忌看著高起潛的悽慘樣子,在心中嘆了口氣,可惜今日在李懋芳和高起潛二人中,自己只能先搞死一人,眼前明顯李懋芳危害更大,其背後應該還會有李長庚這條超級大魚,選了李懋芳,就只能放過高起潛。

更何況高起潛擁兵不出,間接導致了盧象升的戰死,但是高起潛就當真是盧象升之死的罪魁禍首嗎?關寧鐵騎一向桀驁不馴,當年後金包圍北京城時,祖大壽就能以一己之私,不顧崇禎的命令,不顧京城的安危,悍然拔寨向東北撤退,而今高起潛不過是一個太監而已,就算他有心命令關寧鐵騎前去救援盧象升,關寧鐵騎就當真會聽他的命令嗎?

只怕盧象升之死,高起潛也不過是個背鍋的而已,關寧鐵騎連崇禎的命令都未必肯聽,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