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7章 血戰函谷關(一) (第2/3頁)

加入書籤

在蜀主劉禪的身旁,她小心謹慎,時刻不離劉禪左右。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主公安全的關切與憂慮。

田英站立在高臺的斜坡上,負責指揮整個戰鬥。

高臺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佈滿了幾十個諸葛連弩,旁邊堆滿了弩箭,諸葛連弩一次可以連續發射十支弩箭,殺傷力巨大。

下層站立著趙廣和副將雷進、賀覽率領的兩萬神箭軍以及魏延麾下的三萬弓箭手。

丞相諸葛亮站在中軍帳前,深邃的目光,直視著函谷關上的燕王曹宇。他深知此戰的重要性與艱鉅性,更清楚的是自己肩上的責任與使命。俗話說:先禮後兵。大戰之前,必要的勸降話語可是不能省的。

“燕王,”諸葛亮的聲音在晨風中迴盪,“如今我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我皆為智者,應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蜀漢,承先帝遺志,欲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你魏國,雖從前兵強馬壯,然連年征戰,民生凋敝,民心已失。何不順應天意,歸順我蜀漢,共謀天下太平?如此,你燕王之爵位非但不變,更可青史留名,成為後世傳頌之英雄。”

燕王曹宇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既有對諸葛亮言辭的嘲諷,也有對自己信念的堅守。“諸葛丞相,你言辭雖妙,卻難掩你蜀漢偏安一隅之實。我魏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豈是你等區區偏安小國所能比擬?”

“再者,我曹氏一族,世代忠良,誓死守衛這片疆土,豈能因你一言而輕言投降?今日之戰,非為我一己之私,而是為身後萬千將士,為魏國百萬黎民。勝負之數,尚未可知,你我又何必過早論斷?”

諸葛亮見勸降無望,臉色一沉,冷聲道:“既如此,那我們便戰場上見真章吧。總攻,開始!”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整個戰場瞬間沸騰起來。田英站在高臺上,手中的令旗猛然一揮,投石車隨即轟鳴,巨大的石塊劃破長空,如雨點般砸向函谷關的城頭。

城頭之上,魏軍將士四散奔逃,石塊所過之處,血肉橫飛,慘叫聲、呼喊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的畫卷。

然而,在這混亂之中,徐蓋將軍卻顯得格外鎮定,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大聲呼喊著命令,指揮著士卒們從城頭退到城內,躲避石塊的襲擊。而弓箭手則緊緊靠在城牆邊,以減少被石塊砸中的機會。

在城內,曹宇、司馬懿、文欽等人雖已撤入燕王府內,但他們的心依舊牽掛著城頭的戰況。

曹宇緊握著拳頭,目光穿透厚重的牆壁,彷彿能穿透一切阻礙,直視戰場的每一個角落。他深知,這場戰鬥不僅僅關乎函谷關的得失,更關乎魏國的命運與未來。

投石車拋擲石塊三個時辰後,丞相諸葛亮向田英點頭示意,田英心領神會,立即下令投石車改投裝滿火油的陶罐。

隨著田英一聲令下,無數的陶罐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最終狠狠地砸在城頭、關內以及兩側的箭樓上。陶罐落地後碎裂開來,火油四處飛濺,流得遍地都是。兩座箭樓的牆體上也濺滿了火油。

而所有的弓箭手則早已更換了火箭,箭頭的易燃物已經點燃。

田英見時機成熟,一聲令下,八萬弓箭手一起發射火箭,只見箭如雨下,遇到火油立即燃燒起來,瞬間函谷關的城頭、關內和兩側箭樓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魏軍將士們在火海中四處奔逃,慘叫聲此起彼伏,他們在火海中奮力掙扎,卻難以逃脫死神的魔爪。

在這火海之中,魏軍的防線開始崩潰。他們或死於箭矢之下,或葬身火海之中,或選擇投降以求一線生機。

然而,即便是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仍有許多魏軍將士選擇堅守崗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扞衛著這片土地的尊嚴與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