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政爭,暗潮洶湧! (第3/4頁)

加入書籤

太子黨的開平王,挑釁道:“開平王,聽聞你最近又重修了府第。不知殿下是否能在下個秋闈之季再次加官晉爵。”

開平王以沉穩的目光平視秦續能,博學多識的他回應:“官高未必自由,將軍何必多此一舉。吾等深知道理,盛譽之下,平安為重。”

而太子黨內的貴族之孫,安靜公主也參與到這場爭鬥中。她的言辭溫婉,卻意味深長:“魏王殿下的氣度與宏偉藍圖眾人皆知,但父皇的安康和寧靜,我輩皆有責任。”

在這權力的博弈中,時光似乎也為這場鬥智鬥勇的戲碼停止了腳步。而其中最為人們所忽視,卻又極具潛力的皇子——吳王的崛起,更是令人眼前一亮。當下的他雖未加入任何一方,卻與各方保持著密切的聯絡與微妙的平衡。

太子藉此機會私下與吳王交談,試圖尋求支援,他用平和的聲音吐露心聲:“吳王弟弟,不管朝中風雲如何變幻,希望你還記得我們是一家人。”

而吳王的回答則顯得圓滑而機敏,他輕聲低語:“兄長,血濃於水誠然不假,但天下是人才的天下,吳王也希望你能遵循這個規則。”

“明明憑我軍功立業,開平王你又何必與我爭論?”秦續能沉著臉,目光犀利。

“秦將軍言重了,軍功歸於皇恩浩蕩,非我輩所能獨佔。”開平王輕聲回應,聲音平和。

“王子一面仁慈,一面治權,豈不兩全其美。”安靜公主笑道,話語輕柔卻堅定。

“安靜公主畢竟是金枝玉葉,有心我朝大局,是吾之大幸。”太子緩緩說道,視線卻堅定不移。

“兄長亦莫忘,國家不只繫於一人,亦關乎天下百姓。”吳王說道,他的眼神透露出一絲不為太子所知的銳利。

朝堂之上,吳王李恪從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來自兩邊的巨大壓力。當下,他處於朝中兩極之間的微妙位置,面對魏王李泰與太子李承乾的排擠和打壓,他正艱難地尋找自身的立足之地。

太子黨的實力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他們的勢力遍佈朝堂。鄭方思和李靖的策略——先對吳王的親信展開攻擊,逐步削弱他的支援力量,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在朝會上,鄭方思直接點名批評了吳王的勢力:“吳王的親信超越了朝廷所允許的許可權,他如此行事是無禮且危險的。”

李靖則以更為嚴肅的姿態補充:“當今朝內局勢動盪,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吳王殿下若不能明白朝中之重要性,就將難以置身事外。”

然而魏王黨的反擊同樣迅速且猛烈。他們抓住機會,公開了吳王的一項過錯,意在斷其後路。徐懋功在議事廳中聲如洪鐘:“吳王受寵過度,沉迷於眾多小恩小惠,忘卻了為君之道。”

朝堂上的裂痕和壓力讓吳王李恪逐漸感到無力。他逐漸意識到,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維持平衡和中立,終究難以逃脫這場政治風暴。面對太子和徐懋功的指責,李恪在沉默許久後,終於開口。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頹然和無奈:“或許命運已為我做出了選擇,紛爭中我將不再是主角。”

太子李承乾遠遠地看著吳王,心中生出了一些歉意:“恪弟,朝堂非一人之天下,希望你能理解。”

而魏王李泰,雖未直接面對吳王,卻在某夜明月高懸之時,對自己的親信輕聲說道:“消除隱患是我們不得已而為之的抉擇。”

“鄭太傅,王子的確超越了朝廷的規矩。”李靖專注於策略的細節,眼神銳利。

“每一次放縱特權,都是對朝堂規矩的一次破壞,怎能輕易縱容?”鄭方思毫不猶豫地堅持公正。

徐懋功在一旁冷靜地分析:“王爺,吳王若一步步遠離權力的中心,對您將無害而有益。”

“那些沒有過多牽連的官員……吳王的失勢,能讓他們在朝中有更好的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