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41章 和平就是把敵人都打死 (第2/3頁)

加入書籤

工業基礎,更造不出子彈。

其實一些外國人,也包括一些有頭腦的馬裡羅人都很清楚,敗亡是他們唯一的下場。

如果不是聯邦人不要俘虜,也許反抗軍早就開始瓦解了。

從這裡,實際上也能看得出聯邦人對反抗軍的不滿。

他們打算用號稱二十萬人的反抗軍的死亡,來做一個長期存在的警鐘,警告那些還活著的馬裡羅人,別他媽沒事找事!

當然這麼做可能會為聯邦政府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不過沒關係,負責馬裡羅方面大戰略的陸軍中將已經做好了上軍事法庭的準備。

他會被軍事法庭審判,判刑,然後在必要的時候,重新回到軍隊裡並被授予上將軍銜。

海軍中將閣下成功的摸著石頭過河,給後來人留下了可以遵循的前例。

這也是《聯邦日報》這麼報道的原因,從國防部的說法來看,不超過一月十五日,馬裡羅方面戰區就會迎來和平。

聯邦也能夠抽出更多的精力,去對付納加利爾戰場上的侵略者。

這篇報道在聯邦社會引發了巨大的反響,特別是報紙中稱,聯邦政府和馬裡羅新政府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談判。

聯邦政府將承接馬裡羅一些地區的重建工作,以及新建六條鐵路,接連目前已有的一些斷斷續續的短途鐵路,最終形成一個鐵路網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建和新建的總投入大約在六十億聯邦索爾到一百億聯邦索爾之間,由於目前馬裡羅新政府沒有這麼多錢,所以他們打算把這部分費用拆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用馬裡羅境內的自然資源,比如說北方那些生長了幾百年上千年的原始樹木,以及地下未經挖掘的礦產資源作為支付方式。

用來支付總投入的百分之四十,不低於二十五億聯邦索爾,不高於六十億聯邦索爾。

第二部分是馬裡羅未來的稅收和公共收費專案,以往年馬裡羅中央政府徵收到稅作為一個計算標準,在未來三十年裡,馬裡羅所有的稅收徵收工作,將由聯邦稅務局和馬裡羅稅務局共同徵收。

徵收上來的錢除了維持馬裡羅新政府和各地政府的日常開銷,以及撥劃預算外,其他的全部用來支付這次重建總投入的百分之四十。

第三部分是從馬裡羅國內徵召民兵和工人和婦女,在聯邦提供的保障體系中為聯邦工作。

這些人的收入中的百分之三十五將拿出來用於支付重建總投入最後剩餘的百分之二十,當然這種徵召是按家庭進行的。

每個家庭都要有人受徵召,換句話來說就是全民為重建還債!

除此之外聯邦政府和馬裡羅新政府,以及他們未來的大總統,在布佩恩簽訂了《布佩恩二十四條》協議。

其中包括全面對聯邦開放市場,承諾為聯邦在馬裡羅建廠的聯邦商人提供減免土地使用費用和稅收等一系列的外交協議。

馬裡羅將會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包,之所以只是餐包,因為在它之前,還有一個納加利爾。

納加利爾才是主菜!

這麼多的訊息一經曝光瞬間就點燃了聯邦資本家心中的火焰,就連很多普通人似乎都受到了命運的感召,做好了前往馬裡羅“淘金”的準備!

納加利爾他們沒有趕上,那隻能說他們的眼光還不夠合格,不能說他們太蠢。

可如果有馬裡羅的例子在前,這個時候還不主動一點,要是再被這個時代留下,就不是眼光的問題了。

那是腦子的問題!

一篇報道激發了聯邦人對大決戰狂熱的期待,似乎是受到了民眾們心聲的委託,在一月三日開始,包圍圈開始全面收緊,轟炸機開始對城市外圍進行地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