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8章 舌辯群儒(二)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不可否認,就連王大富都覺得這個人說的有點道理。

儒家別的本事沒有,通化異族方面倒是挺厲害的,而且也正是儒家令華夏的文化自古以來便充滿了包容性。

但是,這個包容性也為華夏帶來了滅頂之災。

清了清嗓子,王大富便說道:“閣下的言論,在下不敢苟同。漢末三國,最終歸於司馬氏,可是,正是司馬氏的晉朝令華夏遭遇了滅頂之災。晉朝的八王之亂,造成華夏內部空虛,北方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蠻族進入中原,開啟了數百年的亂世,在這數百年的時間裡,這些北方蠻族佔據中原,肆意屠殺漢人,堂堂中華大國,卻不得不衣冠南渡,曾經揚威大漠的漢室男兒淪為了兩腳羊。這些都是你們儒家所說的教化,在北方蠻族建立的政權中,多少儒家之人入朝為官、為虎作倀,若不是冉閔大帝戰神臨世,一封殺胡令為漢人挽回了一絲尊嚴,如今之華夏,恐怕早就已經淪為了蠻族的國度了!”

那人聽王大富說完之後,便指著王大富說道:“你懂什麼?冉閔做的是以殺止殺,這種充滿血腥的報復只會加劇中原漢人與草原民族之間的仇恨,只有化干戈為玉帛才會長治久安!”

王大富露出一個譏諷的表情:“化干戈為玉帛?漢朝初期,匈奴勢大,漢朝幾次出兵都是大敗而歸,所以在漢文帝之時不得不與匈奴議和,也就是你所說的化干戈為玉帛,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可是,真的制止了匈奴嗎?文帝駕崩之後,景帝才剛剛登基,匈奴就大舉南下,逼得景帝不得不嫁女求和。試算一下,從漢高祖被困白登山開始,漢朝一次次的向匈奴求和,甚至就連呂后受到了匈奴單于的羞辱都只能笑臉相迎。直到武帝時期,傾大漢國力與匈奴決戰,這才讓匈奴真正的老實了下來。漢朝的所作所為,似乎並不是閣下所說的那樣。”

那人面色漲的通紅,隨即說道:“那又如何?漢武帝為了打擊匈奴,耗費國力,文景兩帝數十年休養生息的結果消耗殆盡。對外,並未真正的消滅匈奴,只不過是趕跑了,對內,國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得不在末年下了罪己詔來穩定自己的統治。試想一下,漢朝若是一直維持與匈奴的聯姻,也許最開始會因為匈奴的胃口太大而損失頗多,但是接下來呢?等到他們的後代都是由漢朝公主生下來的子嗣後,這些子嗣坐上單于之位,還會對漢朝用兵馬?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王大富怒了,就是這樣!

儒家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將漢家男兒的血性消磨掉的。

曾經的一漢當五胡最後淪落到了五胡亂華,淪落到了靖康之恥。

在王大富的上一世,更有崖山之役的慘烈。

“混蛋!”

王大富怒斥道:“泱泱華夏,天朝上國,在你嘴中竟然需要一個女人來換取和平,若是夫子在世,定不容你!”

王大富的音量很高,氣勢更是十足,一下將對方給鎮住了。

不止是那人,就連在場的很多人都愣住了。

是啊,泱泱華夏,為何要讓女人來換取和平呢?

“就是你們這些軟弱無能的人提出這種理論,令華夏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危機。唐朝時期,就是你們這樣的人建議唐太宗接受吐蕃的求親,甚至在和親的隊伍中帶上了大量的良種、書籍以及為數眾多的工匠等等。吐蕃正是依靠這些東西逐漸的發展壯大,最後甚至攻陷了長安堂堂大國,首都淪陷。”

王大富字字珠璣。

在場的都是漢人,泱泱華夏,淪落至此,令他們感到憤慨。

其中有幾波人更是對著孔家的方向怒目而視。

其中就有法家的那群人。

不管是法家的人還是其他那幾批人,作為先秦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