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空間站發射 (第2/3頁)

加入書籤

其實可回收技術早已經在20世紀50年代由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提出,我國的錢佬也於上個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可重複使用的運載工具。

可以說在火箭科學界,一直在尋找實現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技術,但受限於精密制導控制系統的發展,一直沒有什麼大的水花,同時伴隨冷戰結束,航天界一下子失去了大量經費支援,進入了瓶頸期。

真正的突破應該是spaceZ的工程師在2012年發表的論文,Lossless convexification of Nonconvex control bound and pointing constraints of the Soft Landing optimal control problem(對最優軟著陸問題中非凸的控制約束和朝向約束進行無損凸化)。

透過控制學對火箭的著落最佳化有了更詳細的思路,才使得spaceZ成為了世界第一家完成可回收火箭的公司,而我也是從那篇論文中獲得的啟發,開始著手研究可回收技術的。”

林風蹙眉,這可全是對米國和spaceZ的吹捧啊,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一波小小輿論。

就聽著周世航繼續說道:“經過多年的學習研究,我對火箭控制學的想法也在逐漸有了新的想法,特別是使用神經網路對大量資料進行學習後進行大型推理問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預測,使得後來者可以透過快速多次迭代試驗,找到問題最佳解決辦法。

正是依靠著利用大資料推理問題流程,才使得我們可以在短短一年內,實現可回收技術的突破。如果你去過我們公司總部附近了解下,就能知道我們在短時間內做過多少次試驗,大量失敗的試驗讓我們獲得了同行內難以匹敵的資料庫容量,也是基於此,我們才開發出了可回收技術。”

林風一下子聽了這麼多相對專業的詞彙,有點懵逼,只好暫時略過提問,繼續下一個問題:“那麼周先生,據我所知這次你們將會首先發射一個空間站節點艙,3天后再發射另一個節點艙,您能給我們的觀眾解釋下為什麼要如此密集的發射呢?”

周世航看了下遠處的大螢幕,已經開始進入最後的倒計時,立馬說道:“馬上就要發射了,這個問題我快速回答下,之所以要2個節點艙挨著發射,是因為我們這次發射還是從星宿專案中額外擠出來的火箭,當然要快點了,不然會耽誤後面的衛星發射。”

緊接著周世航就擺手示意到此為止,要去到盯著發射資料了。

林風也只好作罷,對著攝像機進行了收尾錄製。

周世航趕到控制檯,鬆了口氣,這採訪簡直要命。

發射組長黃傑看到周世航採訪結束後過來,羨慕的說道:“周總,這下你可是在全國觀眾面前露臉了啊。”

周世航翻了個白眼,“我估計等下結束後還會有采訪,到時候你去,讓你也露露臉。”

黃傑聽聞頓時美滋滋,就連發射前最後的檢查也快了不少。

雖然已經是12手的老火箭,但行星2號依舊給力,按計劃在轟鳴聲中順利起飛,將彌羅宮送入預定的830公里軌道。

這個軌道高度比國際空間站319公里要高出2倍多,直接成為人類迄今為止高度最高的空間站。

……

就在直播間裡為空間站成功入軌歡呼時,唐納德喝完了最後一口可樂,嘆了口氣,看向馬克:“剛剛最有價值的資訊記下來了?”

馬克點點頭說道:“都記下來了,行星科技使用神經網路處理資料,快速迭代,至少在我看來這很靠譜,也解釋了他們飛快的進度。”

“那什麼神經網路,我們米國有什麼研究進展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