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章 去甚去泰 (第3/4頁)

加入書籤

致使河水不再東流,那原本所經營的一切也就有了變數,有了變數也就有了不安。”

“這問題就在於如何將某因素與東流之水聯絡上,使得東流之水被其影響。即便,沒有影響,也必要使東流之水產生擔憂,激發出自保的念頭。”

沈安若,思索道:“那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比如,購買一物件需要十萬兩,且隨時都能買到,但,突然有一天,這物件沒了價格,且還千金難求。那麼,在急需這物件下,人們就會出現諸多心思和想法,在情緒作祟下又會產生諸多變數。從而,不知如何是好,甚至還會出現爭搶的局勢...”

趙衍長“嗯”道:“你這個比方雖不太準確,卻也有些意味。確切地說,還不算完整。在急需一物件,人又買不到時,掌握物件的人就有了做局的本錢,既要做局就會出現新的規則,新規則也自會打破原本急需物件之人的所有佈局與籌劃,從而動搖立場,產生新的方向,且還有可能不擇手段。”

“要說最恰當的比方,還要再說一說王妃的夫君齊麟。假設,大襄要出兵北戎,鎮北軍自然也會成為主力。北戎謀臣想要破局,只需曉以利害,使齊麟動搖不安即可。本心都動搖了,也必然不會再全力以赴了。”

“北戎謀臣會勸誡齊麟,齊麟北伐只會有兩種結果,第一是戰勝而歸,功高震主;第二是戰敗而回,被興師問罪。齊麟自也明白,戰爭是殘酷的,根本沒有所謂的必勝。既然,勝與敗都會迎來不好的結果,那齊麟也會首先選擇儲存兵力,以求自保。”

“儲存兵力是齊麟在自危時的下意識,即便北戎謀臣不點明,齊麟也能第一時間考慮到。因為,鎮北軍是齊麟的倚仗,而,打仗呢就會有傷亡,無論勝敗,皆會大大削減鎮北軍的軍力。何況,齊麟勝會惹出猜忌,敗又會惹來罪罰,那最划算的做法也只能是不勝不敗,與北戎大軍僵持著了...”

“在這種情況下,僵持與兩軍持續對峙就會成為新規。在新規下,北戎不會滅亡,鎮北軍也不會減少兵力,齊麟呢不僅能自保,還能被朝廷繼續委以重任,此乃雙贏之局面,也打破了原本只有勝與敗的結局。”

沈安若,緩慢道:“若真如此,聖上也不會強逼齊麟出兵,齊麟若有不測,北疆戰線也會全面失守。聖上既要倚重齊麟,就絕不會生出加害之心,甚至,還會比之前更加恩寵齊麟。”

趙衍緩緩點頭,“雖說,兩軍持續對峙能達到雙贏的局面,但,這也只是狹隘視角,並非全域性。我們不妨再假設下去,如果在大襄與北戎僵持不下之刻,西邊的遏摩國又藉機向大襄發難呢?除了西邊的遏摩國外,南邊又同時出現海寇了呢?”

沈安若逐漸皺眉,遲疑道:“若想平衡全域性,大襄與北戎就只能停戰,甚至會結成盟友關係。如此一來,才能抽出部分鎮北軍去往西邊或南邊增援...”

趙衍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眼神中卻透著一絲冷意。

他緩緩說道:“若是北戎不願意和談,反而藉此機會大肆勒索,貪得無厭地提出種種無理要求呢?在大襄腹背受敵之刻,北戎又豈能錯過這個絕佳的時機呢?”

沈安若眉頭更緊,吞吞吐吐道:“那就...就派人去遏摩國講和,搞清楚他們為何而出兵...”

趙衍,搖頭道:“可,遏摩國明知道我們與北戎正在開戰,又怎會輕易講和呢?遏摩國不但不會接受和談,還極有可能暗通北戎,聯合夾擊,一舉鏟滅我大襄...”

沈安若猛地雙手抱頭晃動,臉上露出無比痛苦和絕望的神情,“我想不通...真的想不出什麼解決的辦法了...這好似就是一場死局...當,北戎與遏摩國都向大襄發難的那一刻,大襄就成了一塊偌大的蛋糕,這蛋糕不但很甜,還很美味,誰不想咬上一口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