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9章 舐犢情深 (第2/3頁)

加入書籤

范蠡雖行事瘋癲,卻做事直接明瞭,頗具道理。

——只是,人們常常以異態為恥,在人前總想保下幾分顏面。不在乎顏面之人,自也成了一種傻。

比如:想從雞窩裡抓雞,應不會有人直接拱進雞窩裡,多半會先拿棍棒敲敲打打。

在敲打下,雞是出窩了,卻也有了廣闊天地,上躥下跳的雞也就更難抓了。

范蠡抓雞,無需棍棒敲打,而是直截了當地鑽進雞窩裡抓。

在狹小的雞窩裡,那是一抓一個準。儘管縮身抬頭後,會蓬頭垢面,身上也會沾上汙穢,但,他卻以最迅捷的方式達到了目的。

文種自認做不到,他文種又怎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拱雞窩呢?

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凡是會丟顏面的事,必會猶豫不決,甚至壓根就不決。

原因很簡單,潛意識就已明確告知他——因此丟了顏面,不值得。

只要“不值得”三字出現,哪怕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也斷然成了一件難事。

也正因文種做不到,他才極其看好范蠡,且邀范蠡同赴越國。

范蠡也沒讓文種失望,不但幫助勾踐興越滅吳,成就霸業,還被封為上將軍。

雖,後人多罵范蠡不顧西施情義,但,如果將他拱雞窩之事結合起來,是不是也更能理解他為何會對西施那般狠心了?

——他只是在用最直接的方法,去做事,去達成某種目的。

——而,單是西施也救不了勾踐,卻能使勾踐留下一命。

——能有命可留,也就有了徐徐圖之。

然,誰又能想到,范蠡在功成名就後,居然棄榮華富貴不顧,選擇了遠離勾踐。

這一點,也是文種至死才想通的一件事。

可在沒想通前,即便范蠡拽他走,他也絕不會離開越國。

通常,人都不會放棄付出過多的人和事,何況,文種還屬於那種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人,也就更聽不進范蠡的勸告了。

范蠡之所以能急流勇退,甘做鴟夷子皮,也全因他明白一個“度”。

後,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更是體現了一個“度”字。

有人說,他之所以三散家財全為保命。

可無論他散盡家財多少次,都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他不怕一無所有,只怕無命可活,無福消受。

——或許,整日抱著現有財富和本錢的人,一輩子也只能徘徊在守與防之間,守與防自成限制。

——世人所惑,也全在想要極力維持現狀上,既不想放棄,又不想妥協。

——終是,得之幸也,失之命也。若真彼此憐惜,物有靈性,必會失而復得,前路再相逢。

多年前,齊麟就與小川講述過范蠡和文種的故事。

齊麟自知小川成不了范蠡,卻也想使其心中有度。

齊麟不在北疆的這幾年,小川不僅有度,還學會了敬畏。

在此期間,他習得沈天挐的大刀,也學會了鎮北軍副將馮吉的槍法。

沈天挐的大刀有著怎樣的威力,恐齊麟也難以知曉,但,馮吉的槍法卻是老鎮北王齊烈一招一式教出來的。

——如果說“度”是得以保命的秘籍,那敬畏也就是得以長存的要領。

——凡事到了極致,就會成為一種錯;極致的人也往往會成為某些人與某些事的絆腳石。

——但,有了敬畏之心後,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小川不會小瞧沈天挐,即便他是鎮北王唯一的弟子。

小川也不會看不起馮吉,就算馮吉只是鎮北王麾下的一名副將。

為了能使眾人放心,小川還有了嗜酒、貪財的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