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0章 汝聽吾言 (第3/3頁)

加入書籤

看不出聖上是在刻意裝傻,還是想要探尋我的心思...”

“當然,不排除聖上真的沒考慮到國舅的重要性。可,這樣一來,聖上也絕不會有殺害我父王的可能。一個足夠簡單的人,又怎能謀劃出那般天衣無縫的計謀呢?何況,要殺的還是我父王與大皇子...”

“聖上是不是在裝傻充愣,於我而言其實也沒那麼重要。只是,萬一聖上真看不破國舅張顯寧存於朝堂的意義,恐我大襄也要動盪不安了...”

“說直白點,國舅只要不死,只要還在其位,就算是有職無權,那大襄的千錯萬錯也能全推在國舅身上。百姓不會怪罪聖上,朝臣們更不敢怪罪聖上。因為,國舅張顯寧身為外戚之首,在聖上還未登基前就常年把持國政,籠絡皇親國戚與朝中大臣,其背後又有太后撐腰,就算是天大的罪責出現在他身上也不為過...”

“眼下,國舅已是一張極好的擋箭牌...聖上永遠是勵精圖治,想要奪回朝政大權的聖上;國舅也永遠是罪魁禍首,常年把持朝政的佞臣!可,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國舅不再是罪魁禍首,那無論任誰上位,皆是聖上親自委任,只要犯錯,也只會是聖上任人不賢,德不配位。”

“‘任人唯賢不任人唯親,任親不擋賢’的道理,聖上是真不知嗎?國舅一旦倒了,連我都要收斂...沒了國舅,我這個鎮北王也會成為最特殊的存在,又怎能不招恨呢...倘若,聖上聰明些,就該先尋到大賢輔佐,無大賢悅百姓心,無良臣被百姓歌頌,就想大張闊斧地獨行,恐國運無法長久也。”

“為今之計,最穩妥的做法是暗削國舅手中權力,招賢納士,廣開科舉之門,甚至武舉同開,為大襄選任賢能。只要有學識,無論出身皆可入朝為官,方可振奮民心啊...”

“如此一來,布衣出身的學子,就算為官後,做事激進了些,也是有情可原的。完全可以用‘經驗不足,缺少歷練’為由,百姓也不會說出太難聽的話,因為布衣學子本就是從百姓之中選拔出來的,就算再激進也是想做些利民之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