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2章 陰謀詭計 (第2/2頁)

加入書籤

張騫曾到過比西域更西的地方,在那裡他看到了大漢的貨物,後來經過查證後發現是從蜀地過去的,武帝(劉徹)就已查明是從永昌過去的貨物,當時武帝就要開闢第二條絲綢之路,就是從蜀地過永昌去西邊的,但武帝失敗了,根本打不通那條商路,最後不了了之。”

“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呂家控制著那條商路,不允許任何人來分利?!”

“家主聰慧!”

我其實是早就知道,我知道相關的歷史記錄,呂家控制那條商路可是幾百年的時間,從秦到漢,一直到晉,後來的亂世才解除了呂家對商路的控制。

呂家控制了商路,那他必然壟斷了商品的經銷權,而印度那邊產優質的武器和甲冑,永昌在漢末也在戰火以外,所以那邊的價格反而比其他地方低。

“嗯,打獵我會組織的,後面我們也去永昌去交易,用我們的商品去換回甲冑,那先生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戰鬥和掠奪!”

“這個我自然知道,還有別的嗎?先生。”

“好像沒有了。”

“先生,我有個粗略的想法,先生看看是否能行?”

“家主請講。”

“我手頭沒什麼錢財,可建寧府庫很充足,可以利用衙門來高價收買盔甲,那外面的盔甲不就自己來建寧了嗎?”

“家主說的也是個辦法,可府庫的錢也有用盡的時候,以後盔甲的價格不就越來越高了嗎?”

“先生一開始不也說了嘛,朝廷法度不允許民間私藏盔甲的!”

彭羕這瘦小的傢伙差點跳起來:“家主是說等好盔甲都來了建寧,我們突然查封盔甲交易,把保有盔甲的人都給抓起來?!”

“先生,我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可家主,那衙門一會高價收買盔甲,一會又沒收盔甲,以後誰還敢來建寧做生意?!”

“所以,不能由衙門出面,要由一箇中間人代勞,到時候也好推的一乾二淨!”

“家主的意思是中間人以衙門的名義收買盔甲,然後衙門再突然站出來否認,並收繳市面上和民間的所有盔甲?!”

“對,就這個意思。”

“那誰願意做這個中間人呢?太危險了!”

“先生你來做,我想也只有你能做到。”

彭羕一臉的驚恐。

我趕緊補充道:“我派幾個生面孔去做店鋪,既銷售府庫的雜物雜貨,又收購盔甲,你在暗中經營這個店鋪就行,不用你出面的。”

“那好,家主,我來做。”他這才放下心來,文人總要面子的,而且他們也不齒於去做這樣的事情。

這也是我突發奇想想到的一個主意,也不是一個奇思妙想,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就經常使用經濟戰的手段來打擊敵人壯大自己。

我對齊國的辦法改動了一下,利用公權力的優勢來巧取豪奪,衙門即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參與者的時候往往是這樣,出爾反爾,朝令夕改,過河拆橋,為的還不是金錢利益嗎?!

再說了經營高階盔甲的也不會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有參與盔甲製作和交易的也都是投機取巧者,即使老百姓有受損的,也是要他們接受一個教訓——民不可跟官爭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