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9章 明王朝的毀滅2 (第1/2頁)

加入書籤

西曆1644年,4月。

蔡牧領著主力成功在天津衛登陸,澳宋人龐大的運兵艦隊就這樣肆無忌憚行駛在渤海灣裡,沒有任何大明艦隊出戰或者岸防炮臺阻止。

要是像後世大清一樣搞個“大沽口炮臺”還能對澳宋艦隊造成一些損傷,別覺得大清最後打輸了就覺得岸防炮臺沒用。

大沽口炮臺對於外國列強的艦隊造成不少損失,後來《辛丑條約》中還專門規定要大清拆除大沽口炮臺。

蔡牧踏上天津衛的土地後喜歡裝逼的習慣又犯了,啥都沒幹,先找來攝影師拍一張帥氣照片,拍完照以後才繼續跟上隊伍。

另外一邊在北京的崇禎也收到了澳宋人在天津登陸的訊息,收到訊息後崇禎立馬失了方寸。

天津離北京太近了,澳宋一上岸幾天就能到北京,崇禎可不指望路上的衛所軍隊能抵抗澳宋人的兵鋒。

不過經歷慌亂後崇禎立馬就冷靜下來開始計劃抵抗澳宋人,這些年摸爬滾打下來崇禎也算是有了些長進,別說是智商正常的崇禎了,就算是一頭豬在皇位上坐個十幾年都能學點東西了。

崇禎知道現在當務之急是穩住人心,集結兵力守住北京,然後等待各地勤王。

首先,崇禎命令封閉京城所有出口只許進不許出,整個北京搞戒嚴,不準任何在街上走動。

他知道北京城少不了澳宋人耳目,直接戒嚴可以減少己方情報的洩露,而且不放人跑路還可以穩定軍心。

然後崇禎又下聖旨調動京畿附近所有的軍隊進京和京城內的部隊配合防禦,他知道把部隊留在城外有一支算一支全部都會被澳宋人吃掉。

最後又發出聖旨詔關寧防線上的吳三桂和遠在甘陝的孫傳庭還有洪承疇帶兵回救京城。

由於大明朝情況沒有歷史上那樣糟糕,所以崇禎命令還能被執行,不像歷史上那樣樹倒猢猻散。

搞完一系列微操後,崇禎頹然的坐在龍椅上,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好像大明挺不過這一波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怕澳宋人,當年韃子也圍過北京,但崇禎也沒怕成這樣,也許是長期對澳宋人的軍事失敗,也許各種關於朱家的豔文,更有可能是他發現澳宋人治下的百姓活的比大明的好。

客觀來說崇禎這些操作非常的正確,不過用處不大。

雖然戒嚴可以影響澳宋人的情報網,但是影響沒有那麼大,澳宋在大明的情報網已經存在了這麼多年了,早就根深蒂固了。

除非他掌握了防護罩技術,能把整個京城徹底內外隔絕,不然區區一個戒嚴用處確實不大。

在蔡牧帶著大軍來到北京城下時,北京的城防佈置等各種要害情報早就被澳宋情報人員送出去了。

看著北京高大的城牆,蔡牧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想要用武力拿下這座中樞城市的難度非常的大。

欣賞完北京高大的城牆後,蔡牧回到指揮部,一群參謀正在擬定作戰計劃。

“攻城方案研究的怎麼樣了。”蔡牧脫下披風說道,四月的北京還有一絲寒涼。

看見蔡牧進來後參謀們向蔡牧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參謀長說道:“報告總督,已經有結果了。”

“說來聽聽。”蔡牧也回了一個禮。

“根據情報城中至少有20萬守軍,而且北京城的城牆出奇的厚和高,靠攻城炮和強攻短時間內無法攻下北京。”

“所以我們現在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是用新型炸藥(tnt)把北京城的城牆整個送上天,但是可能會遭遇巷戰會造成不小的傷亡。”

“第二個是用火攻,現在時春季北京非常乾燥,而且有大風,城內多木質建築,用火攻有奇效。”

“好了,我們不是來搞破壞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